基本信息
书名:在家学烹饪--春夏秋冬靓汤1001秘籍
定价:29.80元
作者:陈志田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356480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在家学烹饪:春夏秋冬靓汤1001秘籍》编辑推荐:居家的四季煲汤宝典!顺应四时之气,护养全家身体。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简介:一本国际烹饪大师专为一年四季打造的靓汤汤谱,本书精选600多道汤品,以四季为分章线索,完整涵盖春季平补汤、夏季清补汤、秋季滋补汤、冬季温补汤。所选汤例均以日常食材为主料,并加入极具滋补效果的药材,强身健体功效。本书吸收了以往汤类书籍的成功经验,将传统的以食为养的观念,融入到正宗的煲汤方法中,让人真正体味那种从食材、补品、药材当中获取营华的温馨滋味。本书更放送400多道汤谱秘诀,指导你因时而异、因季而调,让你真正喝出一年四季精气神。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1001秘籍”这个数字有点敬畏,它听起来像是那种汇集了无数经验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当我真正翻阅时,我更关注的是它在“创新”和“传统”之间的平衡点。是完全遵循传统的粤式老火靓汤的精髓,还是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快手做法和异国风味?对我这种周末才有时间慢慢炖汤的人来说,我需要的是能让我花费四五个小时精心制作的“镇宅之宝”级别的汤品,那种能让全家人都惊叹不已的“大菜”。如果这本书能区分出“快手汤”和“慢炖汤”的类别,并且为慢炖汤提供详尽的温度曲线建议,那才算真正抓住了煲汤爱好者的心。我特别想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压力锅来模仿传统慢炖效果的技巧,毕竟现代生活节奏快,如何用科技手段来还原传统风味,是很多家庭厨师面临的难题。
评分拿到这本《在家学烹饪——春夏秋冬靓汤1001秘籍》后,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个“满28包邮”的噱头,说实话,能以这样的价格买到这么厚一本专注于“汤”的书,性价比确实让人惊喜。不过,我翻开目录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我更倾向于那种图文并茂,步骤拆解到每一个细节的烹饪书。这本书的排版风格,说实话,更像是一种“大百科全书”式的存在,感觉内容很满,但对于像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清晰的视觉引导可能比密密麻麻的文字描述更重要。我期待的“秘籍”是那种能手把手教我如何分辨高汤和清汤的区别,如何控制火候让汤色达到理想状态的图解。如果它能像一本教科书一样,把各种基础功,比如如何正确地处理肉类、如何熬制基础高汤这些“内功心法”讲得透彻,那就值回票价了。毕竟,汤品的灵魂往往不在于放了什么名贵的材料,而在于基础功是否扎实,希望这1001个秘籍里,能有足够多的篇幅来打磨这些基本盘。
评分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彻底掌握四季养生的汤饮之道,所以我对这种主打“春夏秋冬”的系列书籍有着天然的好感。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百多种汤分成四个季节来罗列,而是能真正体现出“时令”的重要性。比如,春天万物生发,它推荐的汤品是否更多地侧重于健脾祛湿?夏天炎热,是否有足够清润解暑的佳品?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我手头恰好没有书里提到的某一种特定药材,有没有成熟可靠的替代方案?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食材灵活性的指导程度。如果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那样,告诉我如何根据自己身体的微小变化来调整汤方的比例,那就太有价值了。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A加B加C煮两小时”,那它和网络上随便一搜出来的食谱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了。我期待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智慧,而不是肤浅的配方堆砌。
评分我对这本汤谱的期待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它是否能提供“一汤多用”的思路。比如,一锅基础的排骨菌菇汤,能不能通过最后加入的几样点睛之笔,瞬间将其风味提升到宴客级别?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厨师思维,而不是简单的菜谱执行。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如何品鉴汤品的章节,比如如何通过汤的“香气”、“颜色”、“口感”来判断其成功与否,那就更好了。我总觉得,真正的美食家不仅仅是会做,更是懂得欣赏。这本书如果能教会我如何像行家一样去品味那一碗汤的层次感和回甘,那么它就超越了一本普通的食谱,变成了一本关于生活美学的指南。我希望它能让我从一个“做汤的人”变成一个“懂汤的人”,享受从选材到品尝的完整过程,这才是“秘籍”的真正含义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带着点年代感的暖色调,配上那些色泽诱人的成品图,让人一看就觉得“嗯,这书里肯定藏着不少真本事”。我本来就是那种对厨房里那些“慢工出细活”的食物特别着迷的人,尤其是煲汤,总觉得那是中华美食里最温柔的存在。拿到手里掂了掂,感觉内容量应该挺扎实的,毕竟名字里都带着“1001秘籍”这种豪迈的气概,心里盘算着,如果真能学会一小半,那以后家里请客吃饭的档次都能提升好几个level。说实话,我更期待看到一些关于食材搭配的哲学,比如为啥这个季节一定要配这个药材,背后的中医理据说得通透一些,而不是简单罗列步骤。如果能深入讲解每种汤品对人体不同时期的调理功效,那就太棒了,毕竟光是“春夏秋冬”就暗示着它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养生指南,不仅仅是菜谱那么简单。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挖掘出那种老一辈人代代相传的“不传之秘”,那种光靠查菜谱APP是学不到的火候和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