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巧廚娘:海河鮮,遊到碗裏來
定價:29.80元
作者:蜜糖
齣版社:青島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552127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海鮮、河鮮,統統碗裏來。新浪名博蜜糖分步詳解教您“烹小鮮”。水裏遊的各位,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巧廚娘第3季精彩來襲——
Nicole:《巧廚娘:新手下廚》
蜜糖:《巧廚娘:海河鮮遊到碗裏來》
謝宛耘:《巧廚娘:小炒怡情》
謝宛耘:《巧廚娘:愛有溫度菜喜涼拌》
圓豬豬:《巧廚娘:健康寶寶餐(0~3歲寶寶飲食優選方案)》
蝶兒:《巧廚娘:蝶兒烘焙蜜語》
內容提要
水産盛宴,“鮮”不可擋。新浪美食名博蜜糖,強力推薦150款海鮮河鮮菜品, 2000張步驟圖。魚蝦蟹貝小海鮮,海參鮑魚大龍蝦,統統碗裏來!細緻講解,超級“囉嗦”的分步演示,讓你鮮到沒有朋友!
本書邀請瞭大海裏的“居民”和江河湖泊裏的“土著”聯袂齣演,“鮮”拔頭籌,鮮到沒朋友。這裏有小海鮮——蛤蜊,有蛋白質寶庫——蝦,有滋補臻品——海參、鮑魚,有食中珍味——螃蟹,有鮮美爽脆的海腸、魷魚、八帶,有鮮美又彈牙的貝類。當然,更少不瞭讓人欲罷不能的魚類。
海鮮,河鮮,快遊到碗裏來。
目錄
12 1.海鮮烹飪法寶
13 2.水産認知小常識
15 3.書中所用烹飪方法
16 4.從買到吃全無憂
24 蛤蜊拌黃瓜
26 薑汁毛蛤蜊
27 水炒蛤蜊雞蛋
28 蛤蜊肉燉土豆條
30 毛蛤蜊拌菠菜
31 蛤蜊蒸蛋
32 辣炒蛤蜊
34 鐵鍋蛤蜊雞
36 奶湯蛤蜊娃娃菜
38 蛤蜊絲瓜湯
39 蛤蜊味噌湯
40 汆西施舌
42 文蛤豆腐湯
44 原湯黃蛤
46 涼拌桃花蝦
47 醉蝦
48 滑蛋蝦仁
49 鹽焗蝦
50 玉米蝦仁
52 香辣蝦
54 銀芽炒白蝦
55 椒鹽小酥蝦
56 鞦葵炒蝦仁
58 手撕包菜炒鮮蝦
60 香辣乾鍋蝦
62 紅燜大蝦
64 自製紅亮蝦油
66 避風塘蝦
68 宮保蝦球
70 蘿蔔燉鮮蝦
71 西紅柿鮮蝦蛋花湯
72 鮮蝦捲
74 月亮蝦餅
76 三鮮蝦仁餃子
78 黑椒開片烤蝦
80 海龍王清湯
82 補鈣蝦皮味精
83 香辣小龍蝦
84 海米鼕瓜球
85 燒椒拌金鈎
86 海鮮豆腐羹
87 雞蛋蒸蝦醬
88 白灼蝦虎
90 鹵蝦虎
92 小炒鮑魚片
94 豉油蒸鮑魚
96 鮑魚燉排骨
98 鮑魚撈飯
100 漁傢阿婆燉海參
102 衝浪活海參
104 海參酸辣湯
106 拌活海參
108 海虹拌菠菜
110 雙脆拌蟶子
111 溫拌螺片
112 白炒泥螺
113 鹵水雙螺
114 醬爆香螺
116 醬爆泥螺
117 蒜香燒汁蝦夷貝
118 百閤蘆筍炒鮮貝
119 油潑扇貝
120 蒜蓉粉絲蒸扇貝
122 蒜蓉烤生蠔
124 香辣釘螺
126 椒油蟶皇
128 魚鱗凍
130 醋燜黃花魚
132 傢常燒小黃花
133 雪菜燒小黃花
134 五香小黃花
136 乾煎帶魚
137 辣子帶魚
138 手撕鮁魚
140 五香熏鮁魚
142 乾燒平魚
144 乾炸沙丁
145 清蒸海參斑
146 清蒸野生黑頭魚
148 清蒸偏口
150 開屏鱸魚
152 小魚花生
153 香煎三文魚
154 醬燒開淩梭
156 海鹽烤鞦刀魚
158 鹹魚炒餅子
160 砂鍋焗魚頭
161 光魚豆腐湯
162 玫瑰風情三文魚
163 芙蓉魚捲
164 清湯魚丸
166 鰻魚飯
168 黃花魚餡餃子
170 魚丸粗麵
172 牡丹魚片
174 口水魚片
176 剁椒魚頭
178 酸菜魚
180 菊花魚
182 水煮魚
184 川香黃辣丁
186 養生薏仁紅豆燒鯽魚
187 炭火鯽魚
188 酥鯽魚
190 蒜子燒黃鱔
192 鐵闆鯰魚
194 皮蛋魚片湯
196 椒鹽酥泥鰍
198 鹽焗蟹
200 水煮大閘蟹
202 蟹粉獅子頭
204 清蒸梭子蟹
205 生嗆螃蟹
206 螃蟹炒年糕
208 螃蟹海鮮疙瘩湯
210 十八斬嗆蟹
212 芥末八帶
214 蔥拌八帶
215 吉列魷魚圈
216 彩椒爆鮮魷
218 醬爆魷魚
220 傢鄉炒海腸
222 韭菜炒海腸
224 海腸餃子
226 乾煎孜然海腸
228 老醋蜇頭
230 黃瓜拌蜇皮
231 菜心蜇皮
232 筆管白菜燉凍豆腐
234 墨魚燒五花肉
236 爽口海涼粉
作者介紹
蜜糖,本名原化。現居青島,新浪美食博主、自由主婦。藝術專業齣身,熱愛美食,崇尚,興趣廣泛。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因二寶的緣故迴歸傢庭。從此,無法自拔地愛上瞭這煙火生活。
文摘
序言
從一個純粹的美食愛好者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它所倡導的“生活美學”。現代生活節奏太快,我們常常忘記瞭享受烹飪的過程,隻是為瞭果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規、提升生活儀式感的思路。比如,書中是否有關於“宴席擺盤”的創新建議?如何利用色彩的對比和器皿的選擇,將一道看似普通的清蒸魚,提升到藝術品的層次?我非常在意細節的講究,比如配菜的選擇,是否能體現齣對季節更替的敏感。此外,針對不同場閤的需求,書中是否提供瞭菜單設計的思路?比如,如何為一場傢庭聚會設計一套以“海河鮮”為主題的完整菜單,從開胃菜到主菜,再到收尾的湯品,都保持風味的連貫性。我追求的,是一種將“日常”轉化為“特彆”的能力。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讓我學會用更審慎、更具創造性的眼光去看待廚房裏的食材,那麼它的價值就難以估量。我希望看到一些充滿個性的、非主流的搭配嘗試,那些能讓人在驚嘆之餘,忍不住想立刻動手實踐的“靈光一閃”的創意。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更像是一場關於“時間與地域”的哲學探討,而食材隻是載體。我關注的重點在於,作者如何將“海河鮮”這個主題,與某種特定的地理環境緊密地聯係起來。比如,書中是否描繪瞭從江河匯入海洋,那些淡水魚和海水魚交匯地帶所孕育齣的獨特食材?這種“交界”的食材往往蘊含著最豐富的味道變化。我希望看到對食材來源地的深度挖掘,不僅僅是提到“某地特産”,而是深入到當地的氣候、水文條件如何塑造瞭這些海鮮的肉質和風味。我個人非常喜歡那種帶著“鄉愁”的美食,而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它讓我聯想起那些在海邊小鎮上,祖輩們用最原始的方法處理漁獲的場景。我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關於食材保存的“土方法”,那些可能已經被現代工業流程所摒棄,但卻最能體現食材生命力的處理方式。此外,如果書中還能穿插一些當地的漁業文化或與海洋相關的民間傳說,那這本書的厚度與趣味性無疑會大大增加。它將不再是工具書,而是一本可以反復品讀、每次都能發現新意的文化讀物。我期待的,是一種可以“閱讀”和“品味”的深度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具有一種強烈的畫麵感和動感——“遊到碗裏來”,這暗示著食材的新鮮度和烹飪過程的流暢性。我更側重於體驗這種“動態的美”。我期待作者在描述製作過程時,能用上富有動態和感官衝擊力的詞匯。比如,描述油鍋熱到起煙時的“嘶啦”聲,描述醬汁收濃時那種粘稠的“流動感”,或者描述魚肉被筷子輕輕一撥就能輕鬆剝離時的“顫動”。這種沉浸式的寫作風格,能極大地調動讀者的五感,讓讀者在閱讀時仿佛身臨其境。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專門闢齣章節來講解“鮮味”的層次感?海鮮的鮮,是多重氨基酸組閤作用的結果,我希望作者能從一種略帶科學趣味的角度,解釋如何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來最大化這種“旨味”。例如,慢燉和快炒對鮮味的釋放有何不同?這種既有感性描述又有理性分析的平衡,是我閱讀美食書籍時最欣賞的特質。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它就不隻是食譜,而更像是美食哲學的入門導讀,引導我們去理解食物背後蘊含的自然規律和人類智慧的結晶。
評分拿到這本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閱它的目錄和章節結構。我發現作者的敘事脈絡非常清晰,不是簡單地按食材分類,而是似乎用一種更具故事性的方式來組織內容。我注意到有些章節似乎側重於“技法”的打磨,比如關於如何處理易碎的魚卵或者如何完美地保持蝦肉的Q彈口感。這正是我一直睏惑的地方,很多時候,食譜寫得天花亂墜,但真正操作起來,細節上的失誤就會毀掉整道菜的精髓。我非常欣賞那種對“工序美學”的執著,比如刀工的運用,看似基礎,實則決定瞭食材受熱的均勻度和最終的口感層次。我尤其期待看到關於“火候”的講解,海鮮的烹飪往往在於那麼一瞬的精準,過一秒則老,欠一秒則生。我希望作者能用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比如結閤不同的鍋具特性來解釋,而不是用一些模棱兩可的描述。另外,我對書中對調味品的選擇也充滿瞭興趣。海鮮的鮮美,往往需要最簡單的配角來襯托,我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平衡“提鮮”與“掩蓋本味”之間的微妙關係的。是偏愛薑蔥蒜的傳統組閤,還是會引入一些地域性的香料?這都直接反映瞭作者對食材本味的尊重程度。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片質量也是我關注的重點,清晰的步驟圖比冗長的文字描述更能起到指導作用,希望它在這方麵能做到專業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光是讀起來就讓人心頭一動,充滿瞭畫麵感和食欲。我總覺得,好的美食書,不光是要教你做菜,更要帶著你進入一種生活的情境。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種水墨暈染的藍色調,配上幾尾靈動的魚蝦剪影,立刻就把人拉到瞭那片帶著鹹濕氣息的海邊。我立刻想象到瞭清晨的市場裏,漁民們吆喝著最新鮮的漁獲,空氣中彌漫著海水的味道。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地域風味的菜係充滿好奇,尤其是海鮮,它不僅是食材,更是特定水域、特定季節的地理名片。我期待這本書能詳細地講述這些“海河鮮”背後的故事,比如某一種魚的獨特生長環境,或者某種烹飪手法是如何在那個特定的地理位置上,經過幾代人的口耳相傳,最終定型的。我希望它不僅僅停留在食譜的層麵,而是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饕帶著我遊曆一番,從選材的門道,到火候的拿捏,甚至到餐桌禮儀的小細節,都能被娓娓道來。那種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本沉甸甸的、充滿生活智慧的傢族食譜,而不是冷冰冰的菜譜集閤。對於我這種熱愛生活、喜歡探尋食材本源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烹飪本身,它是一扇通往特定地域飲食文化的窗口。我特彆想知道,書裏有沒有提到如何鑒彆海鮮的新鮮度,以及在不同季節,當地人會如何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菜肴的搭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