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米其林大厨:舌尖上的法兰西
定价:68.00元
作者:彭怡平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17261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法国料理一向执世界料理之牛耳。到精致的法国米其林餐厅用餐,被视为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经长久的历史演进,法国美食已创下不凡的艺术成就,而造就出如此人类味觉及想像极限的魔术师,正是那些隐身幕后的大厨们……
《米其林大厨:舌尖上的法兰西》一书中的四百多张精彩图片皆为作者亲至米其林**餐厅,实地探访拍摄的作品,并借由享誉国际的二十七位名厨的精致菜肴,共谱美食理想国神话。书中囊括每位厨师的成长历程、经典菜式、餐厅的订位信息、地图及推荐菜单,既是美食殿堂的实用指南,也是米其林大厨们职人精神的展现。本书是目前**综合深入介绍法国美食、主厨、餐厅的全方位美食文化经典。
内容提要
《米其林大厨:舌尖上的法兰西》一书中,作者彭怡平女士走访了二十多位在料理、餐厅风格及料理哲学上皆不相同的法国主厨,深入了解他们的人生境遇,激励他们踏上“料理不归路”的理由,及其产生迥然不同的料理风格与料理哲学的背景。二十二篇故事讲述的并不全是获得《米其林》美食评鉴所肯定的三星级主厨,更多的则是一些拥有过人才华、在料理技艺与风格各有所长的非三星级主厨。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精湛的厨艺,更多则是他们那为梦想拼搏、全心全力投入的职人精神和更精深、更广博的生活艺术境界。
目录
推荐序
'料理'艺术与哲学
推荐序
进入法国美食殿堂
作者序
解析法国精致美食餐厅
PART 1巴黎
料理界的拿破仑
贝纳·纪欧丹
古典料理铁人
菲利普·路鸠德赫
料理界超现实主义大师
亚伦·巴萨德
萨瓦料理的捍卫旗手
纪·马丹
至真纯美的料理人
多米尼克·布雪
酒菜剧场的旷世导演
亚伦·松德汉斯
美食设计师
阿伦·杜卡斯
味觉的实验工作坊
沟提契尼兄弟
乔埃尔·霍布匈的秘密传人
艾力克·鲁瑟夫
PART 2里昂
所向无敌的厨界教皇
保罗·包库斯
印象派的厨艺家
米谢尔和皮耶·托格侯
乔治桑的私人厨师
尚·杜克鲁
无为而cook的厨界道家
菲利普·瞿斯
'金字塔'的园丁
帕粹克·翁里鲁
超级料理明星
贝纳·罗叟
布雷斯母鸡的捍卫骑士
乔治·白兰
诗意的大自然料理师
保罗及马克·艾伯蓝
PART 3普罗旺斯
松露国王
克莱蒙·布鲁诺
感性的母亲料理
海娜·撒慕
感官魔法料理师
罗伦·布赛尔及杰克·布赛尔
PART 4布列塔尼
筑'香'梦的料理诗人
奥利佛·罗兰杰
料理艺术狂想曲
乔治·班诺及克劳德·勾陆伟
作者介绍
彭怡平,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应邀至日本京都现代艺术Gallery Sowaka以日文举办专题演讲。应邀至法国里昂第十五届亚洲艺术节举办摄影个展,出席台湾电影专题圆桌会议。与Epson及ttoopp合作,于2009年11月底将作品以线上摄影艺廊方式展出。应Nikon School之邀,成为旗下位女性专任讲师,自2010年4月起,开办女性摄影系列课程。巴黎国际专业摄影艺廊Hautefeuille旗下长驻艺术家。结合电影与美食的《Marianne的橱柜》在300多名候选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得到法国Esec电影学院1995年度*短片剧本奖。《名厨的画像》荣获1998年12月诚品选书。《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1917》荣获法国2002年度艺术家奖金。《她的故事》被法国《MarieClaire》评为2006~2007年度*报导,书中摄影作品荣获2008年第四届TIVAC365传统摄影奖入围。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的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叙事上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力量。他并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烹饪术语,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带着你穿梭于法国不同大区的市集、小酒馆和私家厨房。那种对食材本味的执着追求,那种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情,简直是跃然纸上。比如,他描写普罗旺斯阳光下成熟的番茄是如何被简单处理却能爆发出惊人风味的段落,我竟然能“闻”到那股酸甜交织的香气,脑海中浮现出南法的湛蓝天空。这种文学性的描述,让原本可能枯燥的食材介绍变得生动立体,充满了故事感。读起来完全没有烹饪书常有的那种说教感,更像是在聆听一场关于“风土人情”的深度对谈,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放下手中的零食,去寻觅一些最朴素却又最真实的食材,重新审视自己对“美味”的定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封面那浓郁的法式田园色彩,配合着烫金的字体,一看就知道内里乾坤不凡。我尤其喜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捧在手里,仿佛能感受到法国乡间烘焙面包散发出的温暖气息。每一次翻页,指尖触碰到那些精美的插图——那些光影斑驳的厨房场景,还有摆盘精致到让人不忍下筷的菜肴特写,都让人心驰神往。光是欣赏这些图片,就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米其林朝圣之旅”。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那些复杂的食谱细节,但仅仅是这种高品质的纸张选择和细腻的印刷工艺,就足以证明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尊重。它不只是一本烹饪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艺术品,每次不经意间瞥到它,都能唤起对美好生活和法式浪漫的向往。这对于我这种对书籍质感有较高要求的人来说,是加分项,让阅读体验从内容延伸到了触觉和视觉的愉悦。
评分我发现,作者在书中对于“地域性”的强调,简直是法语美食地图的生动注解。他没有将法国餐饮视为铁板一块的“法餐”,而是细致地区分了勃艮第的醇厚、诺曼底的奶香、以及西南部的野性风味。这种对地方特色的尊重,让我对原本有些模糊的法国美食地图有了清晰的认知。在描述某个特定区域的代表菜肴时,作者会穿插一些当地的民间传说或者特定的季节庆典,这使得菜谱不仅仅是操作指南,更成为了了解当地生活方式的窗口。例如,关于鹅肝的介绍,他深入探讨了当地饲养方式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让我对这道菜从餐桌上的享受,上升到了文化和伦理的层面去思考。这种深度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普通食谱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法国饮食文化人类学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密度相当惊人,但排版布局却做得极其巧妙,有效地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阅读疲劳。我注意到,在讲解一些关键的法式烹饪哲学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类比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谈论“酱汁的平衡艺术”时,他引用了古典音乐的结构来解释酸、甜、咸、鲜的层次递进,这种跨领域的联想一下子打通了我对这个难点概念的理解。更妙的是,关键术语旁边往往配有小小的“知识角”,用精炼的语言解释了历史渊源或专业背景,而不是将它们一股脑塞进正文里。这使得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在不感到压力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比起那些只有步骤和用量的“工具书”,这本书更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法餐世界的大门,让你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非常出色,时而紧凑有力,时而舒缓悠长,完美地模拟了烹饪过程中的状态转换。当涉及到一些需要精确掌控火候和时间的步骤时,文字变得简短、指令性强,仿佛是厨房里的计时器在精确滴答作响,让人立刻进入专注状态。然而,在讲述厨师的创作灵感或对某位前辈的致敬时,笔触又变得非常抒情和富有诗意,读起来让人心神放松,仿佛置身于悠闲的午后露台上。这种抑扬顿挫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它成功地将烹饪这一“动手”的过程,转化成了一种“可阅读”的体验,让我即便只是坐在沙发上翻阅,也能感受到那种在热气腾腾的炉灶前,将食材转化为艺术品的激动与从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