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讓媽媽省時、省事、省心的食譜。一鍋做齣寶寶和媽媽都愛吃的飯菜!花一點心思,巧妙處理一下食材,不用分兩次煮,一鍋就能搞定,大人和寶寶都吃得很滿足!菜品種類豐富,製作步驟詳細,好看又好吃,一學就會!
內容簡介
本書解決瞭傢有小寶寶需要大人餐、寶寶餐分彆準備的睏擾,將寶寶餐與大人餐一鍋搞定。全書共分六個部分,分彆介紹瞭“花點心思,大人餐寶寶餐一鍋做”“調一下味道,寶寶餐即變大人飯”“變一下形狀,寶寶會更愛吃飯”“寶寶挑食,換個方式給TA補充營養”“特彆日子,大人和寶寶都要吃好”“寶寶身體不適、沒精神,給TA增添點“能量”等內容。
作者簡介
薛麗君,副教授,主治醫師,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現任長沙醫學院中醫學院副院長,任湖南省中西醫結閤學會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齣任公共營養師、國際營養師等職業培訓講師,多次擔任營養健康講座講師,並和多傢跨國公司有過營養産品開發的閤作,對營養學和中醫保健食療的科學應用有極為豐富的經驗。曾主持省級科研課題3項,主持省級教改課題1項,參與省級教改課題2項,主持校級教改課題3項,指導大學生創新性研究課題7項,主編及參編學術著作、科普著作、教材等10部以上,在國內期刊上發錶論文19篇,獲得多項國傢、省級奬勵和榮譽稱號。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花點心思,大人餐寶寶餐一鍋做
寶寶吃飯初體驗........................................................... 10
吃飯,大人要給寶寶樹立榜樣....................................... 12
1~3歲寶寶的咀嚼能力及大人做飯技巧......................... 13
寶寶不可以吃的食物列錶............................................. 14
讓零食成為寶寶的期待................................................. 15
培養寶寶形成快樂吃飯的意識....................................... 16
第二章 調一下味道,寶寶餐即變大人飯
6~12個月寶寶餐
南瓜泥.......................21
土豆葡萄乾泥...........22
土豆菠菜泥 ..............23
豌豆濃湯...................25
雞肉湯.......................26
蘑菇濃湯 ..................27
玉米濃湯...................29
土豆捲心菜濃湯.......31
1~2歲寶寶餐
菠菜蛋黃粥...............33
五色蔬果條...............34
土豆起司雞肉球 ......35
土豆雞蛋球...............37
葡萄乾地瓜球...........38
土豆起司西藍花球...39
土豆起司甜菜根球...41
土豆起司鬍蘿蔔球...43
2~3歲寶寶餐
彩椒雞丁...................45
法式可麗餅...............46
鬆餅...........................47
鬍蘿蔔煎餅...............49
豬肉薯餅...................51
煎魚塊.......................53
蔬菜丸子湯...............55
牛蒡煎餅...................57
雞肉飯.......................59
豬肉豆腐羹湯...........61
第三章 變一下形狀,寶寶會更愛吃飯
6~12個月寶寶餐
西藍花地瓜泥...........65
果仁雙薯...................66
蘋果泥豆腐粒...........67
雞肉白菜烏鼕麵.......69
起司豆腐...................71
煎香蕉片...................73
1~2歲寶寶餐
鬍蘿蔔飯...................75
蔬菜雞肉丸湯...........76
雙色雞蛋...................77
肉醬紅薯...................79
山楂糕拌梨絲...........81
2~3歲寶寶餐
雞肉蔬菜捲 ..............83
炸豆腐烏鼕麵...........85
菠菜沙拉...................87
蔬菜煎餅...................88
蝦乾煎餅...................89
鬍蘿蔔拌四季豆.......91
第四章 寶寶挑食,換個方式給他補充營養
愛上吃魚
石斑魚丸子湯 ..........95
魚鬆粥.......................97
菠菜拌魚肉...............99
魚肉蛋餅...................101
鱈魚蒸雞蛋...............103
愛上吃蔬菜
鬍蘿蔔醬吐司麵包...105
奶酪蔬菜煨蝦...........106
青椒炒茄子...............107
雞肉拌南瓜...............109
三絲麵餅...................110
菜蔬蒸蛋...................111
愛上吃豆類
風味茄汁黃豆...........113
南瓜紅豆飯...............114
椰奶紅豆糕...............115
雜豆鮮蔬沙拉...........117
奶油豆腐...................119
第五章 特彆的日子,大人和寶寶都要吃好
生日餐
牛奶薄餅...................123
蝦仁土豆泥...............125
炸金槍魚丸...............127
油炸西藍花...............129
吉利香蕉蝦棗...........131
春遊、鞦遊便當
糙米飯團...................133
豆腐漢堡...................135
精彩書摘
1~3歲寶寶的咀嚼能力及大人做飯技巧
咀嚼是促進寶寶大腦和身心全麵發育的重要行為,如果一直給寶寶吃很軟的食物,寶寶的咀嚼能力是不會提高的。下麵介紹一下1~3歲寶寶的咀嚼能力與大人做飯的技巧。
(1)1歲前後寶寶
斷奶完成期前後,寶寶的門牙基本長齊瞭,臼齒中的第一乳臼齒也開始長齣來瞭。這段時間雖然能夠用門牙咬,但對於剛剛度過斷奶期的幼兒,剛剛記住“咬”這種行為,不要說切成細長條的食物,即便是切成方便孩子入口的小塊,也需要加工到用指頭就可輕鬆捏碎的程度,再喂給寶寶吃。綠葉蔬菜和捲心菜等葉狀蔬菜,需切成小塊,並充分加熱到很軟。對於有嚼頭的蔬菜,要切成小碎塊,並充分加熱到很軟。對於寶寶來說,肉是不容易咬斷和咀嚼的食物。一般1歲的孩子,隻能食用加工成肉餡的肉類。
(2)2歲寶寶
寶寶2歲後,第一臼齒長全,咀嚼能力得到很大的發展。一定程度上能夠嚼爛一些食物,也能逐漸吃一些有嚼頭的食物。這時可以不用將食材切成碎末,可以試著讓寶寶吃一些較大的塊狀食物,但是一些球形的食物還需要切成細條後再給寶寶吃。除肉餡外,也可給寶寶吃一些薄薄的肉片,盡量切斷肉的縴維,加熱至不要太硬即可。
(3)3歲寶寶
這個時期,寶寶乳牙已經基本長全,咀嚼的能力也逐漸接近大人,但是肌肉力量還比較弱。傢長要給寶寶吃各種口感的食物,鍛煉他們的臉部肌肉力量。這時,寶寶已經能夠很容易吃下一口大小的食物,隻是對於有縴維的食物,需要將縴維切斷後再吃。對於葉狀蔬菜和有點硬的蔬菜,可以切成3厘米左右的長條或一口大小的塊狀,加熱煮熟給寶寶吃。對於肉類,薄肉片切成3厘米左右的方塊,塊狀的肉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塊,帶筋的肉要將筋切斷後再給寶寶吃。
……
《舌尖上的智慧:跨越代際的美味傳承》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聚焦於“一鍋齣”的便捷性,而是深入探討傢庭廚房中,如何運用巧妙的烹飪技巧和食材搭配,實現跨越不同年齡段的營養均衡與風味滿足。我們相信,即便是為不同年齡層準備膳食,也能通過精心的設計,讓餐桌上的每一道菜品都充滿和諧的滋味與深厚的愛意。 第一部分:營養基石——理解生命周期的需求 本部分著重於從生命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解析不同成長階段對能量、宏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閤物)及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的具體需求差異。 第一章:從萌芽到茁壯——嬰幼兒的黃金營養 0-6個月的純粹: 詳細介紹母乳和配方奶的科學選擇,強調腸道菌群的建立。我們不提供輔食製作方法,而是側重於理解母乳替代品的配比原則,以及如何識彆寶寶的飽腹信號。 6-12個月的探索: 深入探討泥糊狀食物嚮顆粒狀食物過渡的質地管理藝術。重點分析鐵、鋅等關鍵礦物質在這一時期的重要性,提供基於天然食材的營養強化方案,例如如何利用特定榖物提升微量元素吸收率,而非簡單的“混閤”。 1-3歲的能量挑戰: 聚焦於“挑食期”的營養策略。討論如何通過巧妙的“僞裝”和風味引導,確保寶寶攝入足夠的蔬果和優質脂肪。我們將探討不同烹飪手法(如低溫慢煮)對營養素保留率的影響,而非追求快速齣鍋。 第二章:成長的張力——青少年與成年期的能量負荷 學業與活力: 針對青少年快速發育和高強度學習的需求,我們分析如何構建穩定的血糖水平,避免能量驟降。重點介紹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譜構建,幫助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強調全榖物與精製碳水的替換策略。 職場與抗壓: 麵嚮忙碌的成年人,本章側重於功能性飲食。探討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何對抗自由基損傷,以及B族維生素在能量代謝中的關鍵作用。我們詳細講解瞭預製食材的營養保鮮技術,確保忙碌中的營養不打摺。 第三章:歲月的沉澱——中老年群體的調理智慧 骨骼與代謝的維護: 深入解析鈣、維生素D、維生素K的協同作用,以及如何通過飲食管理,延緩骨密度流失。我們詳細對比瞭不同乳製品和替代品的鈣質吸收效率。 腸道健康與慢性管理: 闡述膳食縴維(可溶性與不可溶性)對心血管健康的雙重益處。提供針對高血壓、高血脂人群的鈉、鉀平衡食譜設計原則,強調地中海飲食模式在預防慢性病中的應用。 第二部分:風味調和——超越基礎的味覺教育 本部分的核心在於如何為不同年齡的食客,在同一道菜的“基礎上”,發展齣個性化的風味層次,而非簡單的“加減法”。 第四章:香料的語言——溫和而有層次的調味哲學 我們摒棄大鍋燉煮一味求“濃厚”的思路,轉嚮精細化的風味構建。 初識風味(嬰幼兒期): 如何用天然的甜味(如紅薯、洋蔥自然焦糖化)替代人工添加糖,用香草(如百裏香、羅勒的葉片提取物)取代刺激性香料,建立對自然食物本味的認知。 風味的疊加(兒童與青少年): 探討如何引入酸度(檸檬汁、醋)和鮮味(菌菇高湯、海帶)來提升菜肴的整體立體感。重點分析“Umami”在不同年齡段的接受度差異。 深度與復雜度(成年人): 介紹發酵食品(如味噌、醬油、酸菜)的深度運用,以及不同油類(橄欖油、牛油果油、堅果油)在最後增香環節的精確用量與時機。 第五章:質地的交響麯——口感的藝術化呈現 口感對於接受度至關重要,但“一鍋搞定”往往犧牲瞭質地對比。本書緻力於通過精細化處理,保留並對比不同食材的最佳口感。 脆與軟的平衡: 講解如何處理根莖類蔬菜,使其在主體軟糯的同時,保留邊緣的微脆感。例如,對於同一鍋燉肉,如何為老人和幼兒分彆提取齣不同軟硬度的蔬菜塊。 乳化與分離的控製: 探討如何利用蛋黃、澱粉或天然果膠,實現醬汁的穩定掛壁,同時避免過度增稠,確保老年人易於吞咽,而年輕人又能享受到順滑的口感。 第三部分:廚房效率與食材的尊嚴 本部分關注的是如何高效地利用優質食材,實現“少浪費、多營養”,而非僅僅追求速度。 第六章:食材的“分層處理”——效率與品質的兼顧 我們倡導一種“分步烹飪”理念,即先處理需要長時間燉煮的基底(如高湯、耐煮根莖),再針對性地加入易熟、易損耗營養素的食材。 基底的高效儲備: 詳細指導如何製作不同風味的“萬能高湯”(蔬菜高湯、雞骨清湯),並進行科學的冷凍與解凍,作為所有後續菜肴的風味起點。 即時調配的藝術: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即時需求,講解如何根據預先準備好的“基底”,快速加入針對性的新鮮配料、調味品或不同質地的蛋白質來源。例如,基底湯煮好後,一部分加入磨碎的肉末(幼兒),一部分加入整塊的嫩豆腐(老人),另一部分則搭配大塊烤牛肉(成年人)。 第七章:餐桌的情感連接 烹飪的最終目的,是構建傢庭的連接。本書最後迴歸到餐桌文化,強調共享經驗而非共享食物的絕對一緻性。我們探討如何在固定的餐桌儀式中,通過溝通和分享,讓不同年齡層的傢庭成員都能感受到被關懷與被尊重,理解彼此的營養需求與口味偏好,從而實現真正的“美味傳承”。 本書旨在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傢庭營養與烹飪思維框架,幫助現代傢庭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依然能為每一個成員提供科學、美味且充滿愛意的膳食。它教授的是原理、方法與智慧,而非一成不變的食譜集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