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小歲月》《民國太太的廚房》作者李舒解讀《金瓶梅》的美食與人生,金宇澄、徐纍、陳曉卿、薑鵬傾情推薦
書名:潘金蓮的餃子
定價:58.00元
作者:李舒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3
頁碼:240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81429
"★《山河小歲月》《民國太太的廚房》作者李舒全新力作,金宇澄、徐纍、陳曉卿、薑鵬傾情推薦。
★《金瓶梅》是中國市井文化的寶庫,飲食是打開《金瓶梅》世界的鑰匙。玉液珍饈,浮世男女,以的方式寫盡《金瓶梅》的吃與“癡”。
★玉皇李子透露瞭《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的真實身份?王婆念叨瞭什麼食物竟然讓西門慶都臉紅?潘金蓮和西門慶在葡萄架下到底吃瞭什麼?是誰用一根柴禾就燉好一個豬頭?《金瓶梅》裏飲食的秘密一一揭曉。
★中國古典人物畫大師戴敦邦親繪插圖,陸智昌擔綱設計,帶來的閱讀體驗。"
"食色,性也!一部《金瓶梅》,有人見世俗,有人見人情,有人見風土,有人見限製級。 對於好美食的人來說,《金瓶梅》裏的吃喝迷人。準備好瞭嗎?讓我們一起和西門慶吃頓飯,品嘗潘金蓮的餃子吧!
這是一本《金瓶梅》美食文化隨筆集子。作者從“吃”下手,以傳說中《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和書中人物西門慶、潘金蓮、吳月娘、李瓶兒、李嬌兒、龐春梅、孟玉樓等人物為,以四季節令的變化為綫索,細細考究與他們有關的美食,揭露這些美食的曆史、蘊含的文化,小說成書時代晚明的真實生活景象。並在這一過程中展現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欲望與掙紮,將這些原本虛構的人物再次生動地推齣來,更為親切,更為可愛,也更為真實。
除瞭作者李舒細緻的考究和優美的文字外,本書還配有古典人物畫大師戴敦邦親繪的26幅插畫,與文本相映成趣,珠聯璧閤。"
"引子一 宋朝乎?明朝也!
引子二 玉黃李子的玄機:蘭陵笑笑生是誰的馬甲
1.倒殘一杯麻姑酒
2.吳月娘愛的,賈母不待見的,都是這杯六安茶
3.來一顆西門慶牌楊梅乾
4.燒麥燒賣,傻傻分不清楚
5.沒有核桃的核桃肉
6.春梅的心機雞尖湯
7.為什麼和尚總是有好茶?
8.乾娘來碗茶,多擱土豆
9.山河故人,不過一碗饊子茶
10.把西門慶說臉紅的黃段子高手
11.元寶蹄髈
12.賈寶玉和西門慶的共同愛好
13.應伯爵的鰣魚大法
14.癩葡萄與苦瓜
15.王瓜乎?黃瓜耶?
16.勾頭雞膆壺與法郎桃兒鍾
17.送給蔡京的羊羔美酒
18.雪藕應夏
19.孟玉樓的相親會
20.酸梅湯,還是明朝的好
21.盤裏酥花也鬥開
22.李嬌兒的生日快樂大肉包
23.潘金蓮的餃子
24.越糟越美好
25. “大官人牌”口香糖
26.如果靈魂有香氣,我希望是桂花香
27.一隻柑子引發的耳光
28.穿越到明朝賣玉米
29.螃蟹知己小潘潘
30.從十香瓜茄到茄鮝
31.葡萄架下委屈的葡萄
32.後的乳餅
33.李瓶兒的泡螺
34.栗子啊,願你永遠溫暖如春
35.抓住男人胃,就能抓住男人心嗎?
36.春不老的韆年難題
37.你吃過西門慶的鮓湯嗎?
38.明朝羊肉的沒落
39.喝酒怎麼能沒有行酒令
40.沒頭腦的頭腦湯
41.西門慶傢,鼕至可不吃餃子!
42.夜晚是屬於餛飩的
43.打點醬油好下飯
44.兩個臘八節
45.吳月娘的風雅團茶
46.這燒鴨不是那燒鴨
47.大胃王朋友
48.那個的豬頭
49.美人倚簾嗑瓜子
50.雪夜,篩一盞菊花酒
參考書目"
"李舒,女,復旦大學新聞係碩士畢業。
好讀書不求甚解,
好唱戲不務正業,
好八卦囫圇吞棗,
好曆史走馬觀花,
好美食不遠庖廚。
著有《山河小歲月》《民國太太的廚房》等。
在《Vista看天下》,騰訊“大傢” “入流”等設有專欄。
美食Mook Lucky Peach中文版《福桃》主編。
戴敦邦,自號“民間藝人”,江蘇鎮江丹徒人,無學曆。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直至退休。因長期畫連環畫,一度被推選為中國美術傢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又擔任過上海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和上海美術傢協會常務理事,但為閤適的頭銜是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無扛鼎力作,多數作品為取材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古典詩詞的插圖,如《紅樓夢》《水滸傳》《西廂記》等。"
"鬍蘭成形容《金瓶梅》的人物,如陰雨天沒有洗的綢緞衣裳,有濃濃的人體氣味。李舒擅長從飲食下筆,男女這特殊的“氣味”。她展示的食物圖像,是開啓本書的鑰匙,盤盞之間,人物的哀愁與喜樂、欲望與掙紮,全都豐腴起來、生動瞭起來。
——金宇澄(作傢,茅盾文學奬得主)
《金瓶梅》——“色香味”,三字對應,不僅是人欲的底色,也是美食的錶徵。李舒的文字信手拈來,活色生香,以“飲食”說“男女”,藉“竈颱”言“床笫”,人間煙火氣從古代飄到今天,讀來滿是酸甜苦辣的現實迴味。
——徐纍(藝術傢)
魯迅說,一部《紅樓夢》,經學傢看見易,道學傢看見淫,纔子看見纏綿,革命傢看見排滿……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李舒讀《金瓶梅》,拂去情欲,隻端一席餐食上來,透過各種傢常小菜與珍饈美饌的有趣考證,旁徵博引,為我們構建瞭一幅視角獨特的中國古代生活圖捲。
——陳曉卿(製片人,《舌尖上的中國》導演)
做一個吃貨容易,做一個有學問的吃貨不容易。李舒正奮鬥在成為有學問的吃貨的道路上。作為欲望的兩大代錶,食與色皆是人性。《金瓶梅》既能破色見空,想必也是能就食說法的。且聽李舒怎麼說吧。
——薑鵬(復旦大學曆史學係副,《百傢講壇》主講人)"
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特彆是民國時期生活細節非常感興趣的讀者,每次讀到一些關於那個年代的文章,總會被那些細碎卻又充滿魅力的生活片段所吸引。《民國太太的廚房》這個名字,立刻就勾起瞭我的興趣。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那個動蕩又充滿新思潮的年代,太太們在廚房裏忙碌的身影,她們的巧手不僅能做齣精緻的菜肴,更能維係傢庭的溫度。這本書,我相信一定能帶我穿越時光,走進那些民國時期的宅院,去感受那個時代女性的智慧與溫情。我期待著書中會展現哪些充滿時代烙印的菜肴,比如,那時候的人們是怎麼烹飪海鮮的?她們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做齣既美味又營養的傢常菜?那些流傳下來的食譜,又承載著怎樣的傢族故事和情感傳承?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對美食的描繪,讓我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她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們在傢庭和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不僅僅是一本美食書,更是一本關於曆史、關於人情、關於女性獨立與堅韌的讀物。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厚重的曆史知識,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情有獨鍾。《民國太太的廚房》這本書,單看書名就充滿瞭吸引力,讓我好奇心十足。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展現特定時代女性生活風貌的讀物,因為我覺得,廚房往往是傢庭的核心,而太太們在廚房裏的智慧和生活哲學,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變遷和女性地位的變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那個充滿故事的民國年代,去瞭解當時的太太們是如何在廚房裏打理一傢人的飲食起居,她們的烹飪技巧有哪些特色,又有哪些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些美食的細節,能夠窺見那個時代女性的日常生活,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的堅韌與獨立。這本書,不僅是對民國美食的展現,更是一種對那個時代女性群體的緻敬,讓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曆史,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溫情與力量。
評分作為一個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方式總想尋求新意的讀者,李舒老師的這本書《潘金蓮的餃子》簡直是一股清流。我一直認為,經典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像《金瓶梅》這樣充滿爭議的作品,從來不缺乏解讀的角度,而美食,恰恰是一個非常獨特且極具煙火氣的切入點。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從“吃”這個最基礎、最生活化的層麵,去剖析《金瓶梅》中那些復雜的人物關係和麯摺的情節的。比如,書中描寫的宴席,除瞭展現人物的地位和財富,還能透露齣哪些關於人性的綫索?那些日常的烹飪,又是如何摺射齣人物的心境和命運的?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那些冰冷的文字轉化為鮮活的味蕾體驗,讓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品讀《金瓶梅》,去理解潘金蓮、西門慶以及那個時代的眾生相。這本書,或許能讓我發現,即使是藏汙納垢的故事,也能在美食的描繪中,流露齣人性的復雜和生活的無奈。
評分我一直覺得,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往往藏在那些最細微、最日常的生活細節裏。《山河小歲月》這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溫暖而又厚重的懷念感,仿佛一打開就能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情的溫暖。我特彆喜歡那種能夠捕捉時代變遷中個人命運沉浮的故事,尤其當這些故事與傢常的煙火氣相結閤時,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本老照片集,定格那些被時間衝淡的珍貴瞬間。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宏大的“山河”背景,與“小歲月”中的個體經曆巧妙地結閤在一起的?這本書裏講述的“歲月”,是屬於哪個年代的?是抗戰時期,還是解放初期?書中的人物,他們的生活軌跡又是如何在這段山河歲月中被描繪齣來的?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堅韌與樂觀,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對生活最樸素的追求。這本書,也許能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曆史,去體會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普通人的生活有多麼不易,又有多麼可貴。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意思,我一直對《金瓶梅》這部古典小說充滿好奇,但又覺得它太過厚重,望而卻步。李舒老師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我麵前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一直覺得,食物是瞭解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最好窗口,而《金瓶梅》裏雖然有許多我難以啓齒的內容,但其中描繪的市井生活、人情冷暖,尤其是那些煙火氣十足的廚房場景,一定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我特彆期待作者能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將那些在大傢閨秀、達官貴人身上發生的故事,與那些樸實卻又承載著生活況味的食物聯係起來,讓我能夠以一種更輕鬆、更接地氣的方式去理解這部宏大的作品。我很好奇,潘金蓮包的餃子到底是什麼樣的?西門慶傢的餐桌上又會擺上哪些充滿時代特色的美食?這些食物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傢庭關係和社會風貌?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能讓我解鎖《金瓶梅》中那些被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從“吃”的角度去品味人生的百態,去感受那些在書中人物身上流淌著的喜怒哀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