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毅所著的《與焦慮共舞》基於精神分析心理學有關“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的立場,立足心理學,並從哲學、曆史、文化等多維角度,以通俗的語言,主要以講故事的方式,討論瞭人們用來“避免焦慮”的將近二十種失敗的心理策略,指齣焦慮正是當代中國人無法迴避的基本處境,以及焦慮的積極價值;指齣健康的戰勝焦慮之道,就是學會“與焦慮共舞”,並提齣瞭一係列如何“與焦慮共舞”的健康、積極的心理策略。
陳鴻毅,作傢。因曾從事過語文教學而係統研讀古文;因從事教育而係統學習心理學,於精神分析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用功尤多;因有過主持官場筆政之經曆而通讀二十四史。知天命之年,獨居山林水泉之間,晨誦釋氏之典,日作心靈文字,夜浸翰墨丹青。著有《認識你的職業性格》《古語中的鄉愁》等。
起: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一、當代中國人的四大焦慮
1.生存焦慮
2.安全焦慮
3.追求成功的焦慮
4.聲望焦慮
二、弱焦慮感的農耕中國
1.在無焦慮之鄉
2.焦慮的誕生
3.農耕中國:弱焦慮感的文化
三、焦慮為何彌漫?
1.處境與前景的不確定性
2.自由與責任擔當
3.價值體係:傳統與現實的對話
4.需求的不斷催生與超速膨脹
5.麵子文化傳統與毀譽的處境
承:焦慮與容易焦慮的人
一、焦慮之苦
1.焦慮之慮
2.從應激反應到持久的焦慮
3.壓力感與壓力源
二、*容易焦慮的人
1.神經質的人
2.**主義者
3.內嚮的人
4.缺乏安全感的人
5.成就動機過於強烈的人
6.自我中心的人
7.自卑的人
8.病態自負的人
9.過分依賴的人
10.無所適從的人
轉:逃避焦慮的條條岔道
1.把欲望關進籠子
2.投射隻是一種安慰劑
3.以假當真的反嚮言行
4.逃避隻是一種本能
5.“遺忘”背後的種種動機
6.選擇性忽略的神奇妙處
7.閤理的便是心安的
8.對事實與焦慮的否認
9.意淫:虛構幻境的美妙旅程
10.自卑焦慮的補償機製
11.讓焦慮*加焦慮的“毒藥”
12.找個“火車上的陌生人”
13.迷醉:獨自麵對的虛假狂歡
14.逆敘:讓自己瞬問退化成嬰兒
15.以退為進的順從策略
16.疾病是被捆綁的焦慮
17.水滿則溢的宣泄與暴力
18.替代與升華的乾坤大挪移
閤:與焦慮共舞
一、焦慮的價值
1.正視焦慮的意義
2.無焦慮:危機四伏、潛力喪盡
3.無焦慮:人格貧瘠,生命空虛
二、如何與焦慮共舞
1.在人格成長的路上積極應戰
2.用勇氣舞動焦慮的建設性情感
3.用自信助力自尊
4.不要活在彆人的舌尖上
5.做“加法”也要做“減法”
6.活在建設性的互動中
7.利他:人際歸屬的*佳路徑
8.在共舞中**焦慮
9.用童心活在當下
10.過去是曆史,未來有願景
坦白說,我對這本書的許多具體內容並沒有完全消化,但它給我的整體印象卻十分鮮明。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溫潤如玉的質感。它不會用尖銳的語言去刺痛你,而是用一種平和的方式,與你進行一場心與心的交流。我注意到書中有很多關於生活細節的描寫,雖然看似瑣碎,卻能喚起內心深處許多共鳴。它讓我意識到,原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日常,同樣蘊藏著深刻的意義。讀這本書,我感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放鬆,仿佛卸下瞭許多不必要的負擔。它不像那種需要你集中精力去理解的學術著作,而是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與你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那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在字裏行間悄然流淌,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溫柔的視角。
評分終於讀完瞭這本《與焦慮共舞》,盡管書中內容我沒有細緻探討,但它帶給我的整體感受卻極其豐富和深刻。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充滿瞭藝術感,封麵那柔和卻又帶有力量的色彩搭配,仿佛在訴說著一種內在的平靜與自我接納。我尤其喜歡它那種沉靜的敘事風格,沒有絲毫的喧嘩和故作高深,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陷入一種冥想的狀態,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安靜的角落,與自己的思緒進行著一場溫和的對話。它並不急於給齣答案,而是引導著讀者去探索,去感受,去理解。那種細緻入微的描繪,讓我對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周遭世界的聯係。它像一位老友,在不經意間點醒瞭許多我從未察覺過的內在風景。這本書的閱讀過程,與其說是“讀”,不如說是“體驗”。它不強求你去記住什麼,而是讓你去“經曆”那些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和哲思。
評分這本《與焦慮共舞》,說實話,我沒有逐字逐句地去鑽研,但我被它整體散發齣的那種寜靜而深刻的氣息深深吸引。它的敘述方式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仿佛在低語,卻又能觸及靈魂。我更傾嚮於在它營造的氛圍中去感受,去體會。它不像那種需要你緊抓不放的懸疑小說,也不是那種需要你邏輯推理的偵探故事,它更像是在你安靜的時候,輕輕地在你耳邊訴說。我喜歡它那種不動聲色的力量,不疾不徐,卻能直抵人心。它讓我有機會去放慢腳步,去觀察那些被我們匆忙的腳步所忽略的美好。那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捕捉,以及其中蘊含的哲學思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漫遊。我並沒有去深入研究書中的每一個章節,但每一次翻開,總能被它那獨特的氣質所吸引。它不像那些直白的指導性書籍,而是更像一首娓娓道來的散文詩,用一種含蓄而充滿意境的方式,觸動你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我特彆欣賞它在語言上的考究,每一個詞語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的贅述,卻又能準確地傳達齣作者想要錶達的那份細膩情感。它讓我感受到瞭一種久違的純粹,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望著窗外,讓思緒隨著文字的引導而自由飛翔。它並不試圖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而是營造齣一種氛圍,讓你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慰藉和啓發。那種淡淡的憂傷與深深的理解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獨特的美感,讓人迴味無窮。
評分我承認,對於這本書的具體細節,我並沒有全部理解透徹,但我對它所傳達的整體感受卻十分強烈。它帶給我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置身於一個由文字構建的寜靜空間。它沒有刻意去製造戲劇性的衝突,而是用一種舒緩而有張力的筆觸,描繪齣內心的風景。我尤其喜歡它那種不事張揚的美感,樸實無華,卻處處透露著智慧的光芒。它並不強迫你接受什麼觀點,而是邀請你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聯想到許多被遺忘的時光,那些溫暖而美好的瞬間。它就像一個默默的陪伴者,在你感到迷茫時,給予你一種無聲的支持和引導。它讓我對生活中的一些睏惑,有瞭更平和的理解,也讓我學會瞭用一種更包容的視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