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百詠 9787516508879

酒泉百詠 978751650887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霍軍 著
圖書標籤:
  • 詩歌
  • 酒泉
  • 地方文學
  • 文化
  • 曆史
  • 民俗
  • 西北
  • 傳統文化
  • 文學
  • 漢詩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航空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16508879
商品編碼:2972906336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酒泉百詠 作者 霍軍
定價 45.00元 齣版社 航空工業齣版社
ISBN 9787516508879 齣版日期 2016-01-01
字數 頁碼 220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24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人是愛詩的民族。酒泉,作為絲綢之路的名城,在詩歌的國度中擁有獨特的地位。《酒泉百詠》擷取瞭曆代寫酒泉詩歌中的精華,在體例上采用作者簡介、注釋、賞讀、選讀的方式編排,賞讀力求暢曉明白,突齣每位注釋賞讀者的個性,不求一緻。同時選擇同類詠酒泉詩歌佳作,供讀者賞讀,理解古人眼中不一樣的酒泉文化。
  《酒泉百詠》既可作為大眾讀物,也可供有誌於瞭解、研究酒泉燦爛文化的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目錄
1.天馬歌 劉徹
2.祁連山燕支麯 匈奴民歌
3.石壁詩 馬岌
4.宋縴畫像頌 楊宣
5.涼州樂歌 溫子升
6.敦煌樂 溫子升
7.關山月 徐陵
8.重彆周尚書 庾信
9.關山月 盧照鄰
10.塞上 郭震
11.涼州詞 王翰
12.水鼓子麯 張子容
13.涼州詞 王之渙
14.古從軍行 李頎
15.從軍行 王昌齡
16.從軍行(其七) 王昌齡
17.隴西行 王維
18.送劉司直赴安西 王維
19.渭城麯 王維
20.月下獨酌(其二) 李白
21.關山月 李白
22.從軍行 李白
23.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岑參
24.題苜蓿峰寄傢人 岑參
25.送人從軍 杜甫
26.飲中八仙歌(選一段) 杜甫
27.塞下麯 戎昱
28.塞上麯 王烈
29.齣塞 錢起
30.塞上麯 錢起
……

   編輯推薦
《酒泉百詠》作為一項重大學術工程和文化建設工程,經過集思廣益、辨證認知、不斷修改研討,終於成為一次立意高遠、眼光獨特、纔華閃現的酒泉文化的尋根之旅,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麵地揭示酒泉文化的豐富內涵,展現世代酒泉人根本的精神基因、深層的生命追求和獨特的人文標識,總結曆史、盤點遺産、延續文脈、服務現實,尤其對於檢視酒泉文化實力,彰顯酒泉文化魅力,提升酒泉文化影響力,意義深遠。《酒泉百詠》為叢書之一,擷取瞭曆代寫酒泉詩歌中的精華,帶你領略古人眼中的酒泉。

   文摘

   序言
1.天馬歌 劉徹
2.祁連山燕支麯 匈奴民歌
3.石壁詩 馬岌
4.宋縴畫像頌 楊宣
5.涼州樂歌 溫子升
6.敦煌樂 溫子升
7.關山月 徐陵
8.重彆周尚書 庾信
9.關山月 盧照鄰
10.塞上 郭震
11.涼州詞 王翰
12.水鼓子麯 張子容
13.涼州詞 王之渙
14.古從軍行 李頎
15.從軍行 王昌齡
16.從軍行(其七) 王昌齡
17.隴西行 王維
18.送劉司直赴安西 王維
19.渭城麯 王維
20.月下獨酌(其二) 李白
21.關山月 李白
22.從軍行 李白
23.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 岑參
24.題苜蓿峰寄傢人 岑參
25.送人從軍 杜甫
26.飲中八仙歌(選一段) 杜甫
27.塞下麯 戎昱
28.塞上麯 王烈
29.齣塞 錢起
30.塞上麯 錢起
……





好的,為您撰寫一份不包含《酒泉百詠》內容的圖書簡介,重點突齣其他領域的豐富內容。 --- 書名:《絲路遺韻:河西走廊的古今嬗變與文化密碼》 作者: 曆史地理研究組 齣版社: 隴原文化齣版社 ISBN: 978-7-80755-XXXX-X (此處為示例) --- 【內容簡介】 一、 序言:穿越曆史的壯闊畫捲 本書並非簡單的地方誌匯編,而是一部深植於河西走廊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多維度人文地理史詩。河西走廊,這條連接中原農耕文明與西域廣袤草原的天然走廊,自古以來便是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承載瞭中華民族曆史上無數次的徵伐、貿易、文化交融與技術傳播。本書旨在以宏大的敘事視角,結閤最新的考古發現與文獻考證,重構自漢唐盛世至近現代,河西走廊在軍事、經濟、宗教、藝術等方麵的演變軌跡,揭示其作為“文明交匯點”的獨特文化密碼。 二、 漢唐雄風:軍事戍邊與漕運命脈 本書開篇聚焦於漢代張騫鑿空西域後,河西走廊從邊塞化為“內疆”的關鍵曆程。我們詳細梳理瞭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的戰略考量,分析瞭居延漢簡中所反映的基層軍屯生活細節,以及烽燧、塢堡體係在抵禦匈奴、鞏固邊防中的實際作用。 進入唐代,隨著西域局勢的穩定,河西走廊的地位從單純的軍事屏障,轉變為帝國西部的經濟動脈。書中專題探討瞭唐代河西節度使的職權範圍及其對周邊吐蕃、突厥勢力的製衡。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深入剖析瞭漕運體係的構建,闡明瞭在缺乏現代交通手段的古代,如何通過水利工程和驛站係統,確保瞭從內地嚮西域運送物資的暢通無阻,支撐瞭安西都護府的有效管轄。 三、 絲路之魂:宗教東漸與商業繁榮 河西走廊是佛教東傳的“第一站”。本書用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係統梳理瞭佛教藝術在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地的傳播與本土化過程。我們不僅關注著名的壁畫和塑像的風格演變,更深入探討瞭贊助人製度(俗傢供養人、王公貴族)對佛教藝術風格的影響,以及佛教在服務於政治、軍事、社會教化的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適應性。 在經濟層麵,本書詳盡考察瞭河西走廊作為絲綢之路核心節點的商業活動。從馬匹、茶葉、絲綢的交換,到玻璃器、香料的輸入,我們通過齣土的文書和史籍記載,重建瞭古代邊貿市場的運作模式,分析瞭粟特商人、迴鶻商人等在國際貿易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地方政府在關稅、度量衡方麵的管理措施。 四、 多元共生:遊牧與農耕的張力與融閤 河西走廊的地理特徵決定瞭其必然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相互滲透的前沿地帶。本書摒棄瞭簡單的二元對立敘事,轉而關注兩者在文化基因上的交融。我們考察瞭吐榖渾、吐蕃、西夏等政權在河西走廊的興衰,探討瞭他們的語言、服飾、飲食習慣是如何滲透到漢族定居點,反之亦然。 例如,書中對比瞭不同曆史時期,當地居民在水利技術(如坎兒井的運用與改良)上的交流與藉鑒,以及不同民族對地方神祇和民間信仰的共同崇拜現象,展現瞭文化交流的復雜性和層次性。 五、 近代轉型:從“邊陲”到“戰略後方” 進入近代,河西走廊的角色發生瞭深刻轉變。本書記錄瞭清末在河西地區興起的洋務運動對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特彆是蘭州、張掖等地新式工廠的建立。 更關鍵的是,本書詳細敘述瞭20世紀,河西走廊在國傢統一進程中所扮演的“陸橋”角色。從民國時期西北軍閥的角力,到新中國成立後國傢重點項目(如國防工業、新式鐵路)的布局,本書揭示瞭這條古老通道如何在新時代的國傢戰略中,重新煥發齣強大的生命力。我們特彆關注瞭新中國成立後,在戈壁灘上崛起的工業基地,及其對國傢戰略縱深形成的貢獻。 六、 結語:麵嚮未來的文化遺産保護與研究 《絲路遺韻》的最後一部分,轉嚮當代。本書強調瞭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科學保護和傳承河西走廊豐富的文化遺産。從遺址的科學發掘、文物的數字化存檔,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本書提齣瞭對曆史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保護理念,為當代讀者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厚曆史根基,提供瞭堅實的學術支撐。 本書特色: 跨學科整閤: 融閤瞭曆史學、考古學、民族學、水利學和建築學的研究成果。 圖文並茂: 收錄瞭大量珍貴的曆史地圖、考古現場照片和復原圖,直觀展現曆史場景。 細節翔實: 基於一手文獻和第一現場調研,力求還原曆史細節的真實麵貌。 適閤讀者: 曆史地理愛好者、絲綢之路研究者、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者,以及所有對中國西部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 ---

用戶評價

評分

翻開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精緻的裝幀,雖然我還沒細看內容,但僅憑這觸感和視覺上的享受,就足以讓我對它的品質産生極高的期待。厚實的紙張,細膩的印刷,以及那恰到好處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用心和匠心。我總覺得,一本真正的好書,從外在到內在,都應該是一場完整的藝術體驗。這本書的名字,《酒泉百詠》,雖然不直接點明具體的曆史事件或人物,但“百詠”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文學性和藝術性,讓我聯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對景抒情,詠物言誌的創作方式。我不禁開始猜想,書中的“百詠”會是以何種形式呈現?是十四行詩?是五言絕句?還是更自由的散文詩?無論何種形式,我都相信作者一定是帶著深厚的情感和敏銳的觀察力,去捕捉和描繪酒泉的方方麵麵。我想象著,或許其中會有對絲綢之路的輝煌曆史的追憶,對古戰場上英雄兒女的贊頌,甚至是那些流傳在民間,關於水源、關於生命、關於堅韌的動人故事。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酒泉百詠》,讓我立刻聯想到的是一種沉澱瞭時光的味道。酒泉,一個自帶曆史厚重感的名字,而“百詠”則像是將這片土地上無數細微的感觸、故事和景緻,凝聚成瞭一百首情感的頌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百詠”究竟涵蓋瞭哪些內容?是關於那些古老的城牆,那些見證瞭滄桑歲月的遺跡?還是關於當地居民的生活習俗,那些世代相傳的智慧和情感?我更傾嚮於想象,書中會有一些鮮活的細節,比如,某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戈壁上,泛起金色的光芒,會是怎樣的景象?又或者,在某個夜晚,當繁星點點,微風拂過,會聽到怎樣的低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感受酒泉的脈搏,去傾聽它的呼吸,去理解它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獨特印記。一本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深度思考的書,往往源於作者對生活最真摯的體察和最深沉的愛。

評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有一種古樸而悠遠的氣息,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酒泉”這個地名本身就帶著傳奇色彩,仿佛能聞到戈壁上騰起的風沙,聽到駝鈴悠悠的聲音。而“百詠”則暗示著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詩篇,我想象著,裏麵一定記錄瞭許多關於酒泉的風土人情、曆史變遷,甚至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傳說。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百詠”串聯起來的,是按時間順序,還是按地理位置,抑或是以某種更具藝術性的方式?我更期待的是,這些“詠”中是否會有對當地特色美食的描繪,比如那些用當地泉水釀造的醇厚美酒,或是戈壁上特有的食材烹飪齣的獨特風味。一本好的圖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希望這本《酒泉百詠》能夠讓我身臨其境,感受到酒泉這座城市的靈魂,領略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哪怕隻是通過文字,也能勾起我對這片土地無限的遐想和嚮往。

評分

《酒泉百詠》這個書名,就像是一個邀請,邀請我去探訪那片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我不確定書裏具體寫瞭什麼,但“酒泉”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的遼闊感,仿佛能聽到風吹過戈壁的呼嘯,看到古老城池的輪廓。而“百詠”,更是充滿瞭文學的想象空間,讓我猜測其中是否匯集瞭關於這片土地的無數故事、傳說、詩歌,甚至是那些關於生命、關於水源、關於堅韌的哲學思考。我特彆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酒泉”名字由來背後的故事,或者是一些關於當地人民如何在嚴酷環境中頑強生存的感人篇章。一本好的書,應該能夠喚醒讀者內心的情感,引發深刻的共鳴,並且能夠拓寬讀者的視野,讓我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獨特魅力。《酒泉百詠》的齣現,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渴望在這“百詠”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感動和啓迪。

評分

讀到《酒泉百詠》這個名字,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幅畫麵:黃沙漫捲,駝隊綿延,古老絲綢之路上的繁華與孤寂交織。而“百詠”二字,則勾勒齣一種詩意的錶達,仿佛將這片土地上,從古至今,無數動人的瞬間、傳奇的故事、壯麗的景色,都濃縮在這“百”首詠唱之中。我很好奇,作者是以何種視角來解讀酒泉?是曆史學傢的嚴謹考據,還是文人的浪漫情懷?抑或是當地居民最樸實的生活寫照?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有對那些曆史事件的細緻描摹,比如著名的“鑿井取泉”傳說,亦或是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那些在現代社會中可能已經逐漸模糊卻依然珍貴的記憶。一本優秀的圖書,應該能夠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而《酒泉百詠》,單從書名來看,就足以點燃我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讓我渴望去瞭解,去感受,去沉浸在那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