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7天学会家常炒菜
: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张箪食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11331021
字数:2300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40kg
家常菜种类繁多,张箪食主编的这本《7天学会家常炒菜(金版)》根据普通大众的常用食材,按照蔬菜、肉菜、禽蛋、菌豆、水产几部分,分类讲解各种菜的烹饪窍门,将家常炒菜一网打尽,在风味上别具一格,百变滋味尽在其中。简单、实用、经典是家常菜的特点和优点,本书所选菜例皆为简单的菜式,但也不乏久负盛名的传统菜、流传广泛的创新菜,且南北东西风味兼顾,无论你是哪里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菜品。材料、调料、做法面面俱到,烹饪步骤清晰,同时配以精致的图片,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食物制作的要点,十分易于操作,即便你是小试牛刀的初学者,也能做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丰富的烹饪知识,让家常炒菜更美昧的秘诀,让你做得更加得心应手。更难能可贵的是,每道菜都标明了参考成本、制作时间,严把成本关,帮你全面省钱、省时。
常见的食材,常用的调料,《7天学会家常炒菜(金版)》遵循家常菜简单、实用、经典的原则,选取一些食材易于购买、操作方法简单、被大家熟知的菜式,详细地加以介绍。
你可以选取自己喜好的食材、口味等,烹调出令全家人都满意的美味佳肴。
《7天学会家常炒菜(金版)》由张箪食主编。
这本书的篇幅安排非常人性化,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大菜,而是非常循序渐进地从最基础的“焯水”和“煎蛋”开始讲起,建立起读者的安全感和成就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基础功练习”的那一章,里面甚至有专门针对不同灶具(燃气灶、电磁炉)的火力调节指南,这在很多食谱中是看不到的细节。我按照书上的建议,练习了几次如何快速将蔬菜炒得既翠绿又保持脆口,那种“清爽的口感”真的只在饭店里吃到过,自己在家居然成功了!而且,它对一些“失败案例”的分析也非常坦诚,比如为什么炒肉会变老,为什么汤汁会浑浊,并给出了非常直接的补救措施或预防方法,这种“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比任何完美的范例都更有说服力。它让我感觉,即便是厨房新手,在遇到问题时也不会感到孤立无援,而是有了一个可靠的后盾来指导我修正错误。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介绍完具体的菜肴步骤后,还会附带一个“风味变奏”的小板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它告诉你,如果你手头没有A调料,可以用B来替代,或者如果你想尝试更重口味,可以加入C元素。这让整本书的实用性和延展性大大增强。我利用这个变奏指南,成功地用家里的剩饭菜,在作者提供的框架下,创造出了几道符合家人独特口味的新菜式,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烹饪创造力。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模式,而不是僵死的菜谱库。它的讲解语言非常幽默风趣,夹杂着一些生活化的比喻,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仿佛是在听一位有趣的大厨朋友在耳边分享秘诀。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周末愿意主动花更多时间在厨房里,不再把它视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家务劳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厨房里的一股清流,那种带着微微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就很舒服,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会经常被翻阅的实用型菜谱。我尤其欣赏它在色彩运用上的克制与高级感,不是那种俗艳的红配绿,而是大量使用了米白、深灰和一点点沉稳的墨绿作为主色调,光是看着这些图片,心情都能平静下来。菜品的摆盘也很有格调,不像有些食谱那样追求浮夸的造型,而是非常贴近生活,让人一看就觉得“我回家也能做成这样”。书里面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每一个步骤的图文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左边是诱人的成品图,右边是详细的文字说明,中间偶尔穿插一些关于火候和调味的小窍门,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小白”量身定做的指引手册。我记得我刚开始学做菜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知道如何精准地把握用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特别细致,常用的调料都给出了克数和毫升数,而不是模糊的“适量”,这对我建立起最初的烹饪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对一些常见食材的处理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去腥、如何切出均匀的形状,都有专门的图解说明,感觉就像身边随时站着一位耐心的烹饪导师在指导我。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味道的哲学”的阐述,而不是简单地堆砌菜谱。作者似乎非常懂得东方人对“锅气”和“鲜美”的执着追求,书中关于食材之间如何相互激发潜能的部分,写得像一篇散文。比如,它详细探讨了葱姜蒜这“厨房三剑客”在不同油温下释放的香气层次,以及何时下锅才能达到最佳的“爆香”效果,这远远超越了普通食谱“先爆香”的简单指令。我尝试了书里介绍的几个基础酱汁的调配法——甜咸平衡、酸辣平衡——发现它们居然能灵活地应用到十几种不同的菜肴上,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调味”这个概念的理解。它让我明白,烹饪不是一堆步骤的机械重复,而是一场关于温度、时间与味道的精密对话。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食材采购的小知识,比如如何挑选当季最新鲜的蔬菜,如何判断肉类的品质,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极其宝贵的经验,是那些只看配料表无法学到的“内功心法”。它教会我的,是如何用最常见的食材,烹饪出最能触动人心的味道。
评分从内容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对火候的描述达到了我见过的食谱中最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写“大火快炒”或“小火慢炖”,而是结合了食材的物理特性来解释“为什么”要用这个火候。比如,解释了肉类蛋白质在特定温度下收缩的原理,从而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火候控制来锁住肉汁。我之前总觉得做出来的红烧肉不够软糯入味,这本书提供的“先煸炒后加水焖煮”的细节步骤和精确的时间控制,让我第一次做出了那种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口感。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烹饪工具的考量非常周全,即便是只拥有基础锅具的读者,也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烹饪方法,没有强迫读者去购买昂贵、小众的专业厨具。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普通人”能够轻松地,用“寻常的工具”,做出“非凡的家常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