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內經選讀圖錶解——中醫基礎學科圖錶解叢書
定價:17.00元
作者:孫桐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9-01
ISBN:978711706335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係南京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孫桐教授主編。作者根據現行中醫高等院校《內經選讀》教材和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將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設計成各種形象、直觀的圖錶進行解釋。力求將原文的深奧理論用簡潔圖錶錶現齣來,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奧理論通俗化,復雜問題條理化,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和應用。
本書包括《素問》、《靈樞》中重點、必背條文、條文順序按教材編寫;圖錶繪製簡捷、閤理、言簡意賅又重點突齣,是學習《內經》難得的一本參考書,也可供中醫臨床醫生和自學中醫者參考。
目錄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靈樞·天年第五十四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素問·陰陽離閤論篇第六
素問·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第八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第娥
素問·五藏生成篇第十
素問·五藏彆論篇第十一
素問·經脈彆論篇第二十一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第二十九
靈樞·脈度第十七
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靈樞·本神第八
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
靈樞·決氣第三十
靈樞·本藏第四十七
靈樞·邪客第七十一
靈樞·癰疽第八十一
靈樞·經脈第十
靈樞·百病媽生第六十六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素問·玉機真藏率篇第十九
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靈樞·口問第二十八
靈樞·五變第四十六
素問·熱論篇第三十一
素問·評熱病論第三十三
素問·咳論篇第三十八
素問·痹論篇第四十四
素問·厥論篇第四十五
靈樞·水脹第五十七
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素問·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素問·脈要精微論篇第十七
素問·平人氣象論篇第十八
素問·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靈樞·師傳第二十九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
素問·髒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
素問·標本病傳論篇第七十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坦白講,這本書的編排邏輯,讓我感覺像是被一股腦地塞進瞭一個巨大的信息倉庫,裏麵堆滿瞭五顔六色的標簽,但缺少一個清晰的導航係統。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試圖理解它試圖構建的知識體係是什麼樣的,但似乎它更傾嚮於“羅列”而非“構建”。例如,在涉及到“病因病機”的闆塊時,各種緻病因素、兼夾、傳變關係,全都被拆解成一個個獨立的方框和箭頭,它們之間那種相互滲透、此消彼長的動態過程,在圖錶化的過程中被僵化瞭。這種處理方式的弊端在於,它極大地削弱瞭中醫辨證論治中“整體觀念”的體現。我們都知道,中醫講究的是“見微知著”和“動態平衡”,而這本書裏的圖錶,像是一張張靜止的照片,清晰地展示瞭某一瞬間的狀態,卻無法描繪齣疾病從發生、發展到轉歸的全過程。對於有一定中醫基礎,想通過圖錶來深化理解的人來說,這種過於“碎片化”的呈現方式,反而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重新組織這些信息,將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條有意義的項鏈。如果作者的初衷是讓復雜理論變得直觀易懂,那麼他們成功瞭一半,因為確實直觀,但代價是犧牲瞭那種流動的、有機的生命力。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學習者,我特彆看重教材能否提供一個清晰的學習路徑,尤其是在麵對像《內經》這樣博大精深的古籍時。這本書在嘗試用現代視覺語言去詮釋古代智慧上,無疑是做瞭一次大膽的嘗試。然而,這種大膽有時顯得有些用力過猛,導緻信息的密度過高,反而造成瞭認知上的負擔。很多圖錶,尤其是涉及到脈象和舌象的對比圖,雖然色彩對比鮮明,但細節的呈現卻顯得模糊不清,或者說,為瞭追求“美觀”而犧牲瞭辨識度。比如,對不同脈象的描述,用幾何圖形來象徵性地錶達,這在概念上似乎是成立的,但在實際臨床應用和辨識訓練中,這種抽象的錶達遠遠不如文字的精準描述來得可靠。更令人費解的是,某些圖錶似乎為瞭填充版麵,加入瞭許多與核心主題關聯性不強的“裝飾性”信息,這使得我在查閱特定知識點時,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去篩選齣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更像是一部“視覺輔助工具集”,而不是一本可以獨立支撐學習的主乾教材。它適閤在課堂上被老師隨時調齣作為輔助說明,但單獨用於自學,其引導性和係統性略顯不足。
評分這本號稱是中醫基礎學科的圖錶解係列,拿到手的感覺,怎麼說呢,挺像一本精心製作的教學掛圖被硬塞進瞭一本書裏。首先,從裝幀設計上看,它確實下足瞭功夫,色彩運用大膽而鮮明,各種綫條和圖標的處理也頗具現代感,對於初次接觸中醫理論的讀者來說,視覺衝擊力是足夠的。然而,這種“美觀”往往是以犧牲內容的深度和邏輯嚴密性為代價的。比如,對一些核心概念的解析,圖示化處理得過於簡化,很多關鍵的辯證關係,在圖錶裏變成瞭一對一的簡單箭頭連接,這對於理解中醫的復雜性和多維度性來說,無疑是一種誤導。我尤其關注瞭其中關於“髒腑生理”的部分,本以為圖錶能帶來豁然開朗的感覺,結果卻發現,很多交叉影響和氣血津液的循行路徑,被生硬地切割開來,缺乏一個整體的脈絡感。就像看一幅復雜的電路圖,它把每個元件都畫得很清楚,卻忘瞭告訴你總開關在哪裏,以及它們是如何構成一個完整係統的。對於希望通過這本書建立起紮實中醫理論框架的讀者,可能會發現,這更像是一本漂亮的“速查卡片集”,而不是一本能夠引導思考的教材。它的優勢在於快速瀏覽和記憶特定知識點,但如果想深入探究“為什麼會這樣”,恐怕還需要翻閱更為詳盡的經典或深入的解讀著作。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更傾嚮於它在“信息過載”時代所提供的一種“視覺捷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的注意力資源變得極其寶貴,這本書利用大量的圖形和錶格,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多的信息植入讀者的腦海。它的優點在於,對於一些概念性的對比,如“陽中之陽”與“陰中之陰”的劃分,圖示化確實提供瞭一個非常直觀的參照係,讓人一眼就能捕捉到它們的核心區彆。但是,這種簡潔的背後,隱藏著對中醫理論體係中那些微妙之處的“一筆帶過”。例如,在論述“五運六氣”的復雜模型時,圖錶雖然試圖展示其周期性和相互影響,但最終呈現的效果,更像是一張復雜的流程圖,而不是一個可以推演吉凶的工具。這使得初學者在掌握瞭這些“公式”後,卻無法真正理解其背後的運行機製。這本書給齣的知識,是“是什麼”,但很少觸及“為什麼會這樣”,而中醫的精髓恰恰在於那層“為什麼”。因此,它更像是提供瞭一把開啓大門的鑰匙的草圖,而不是那把能夠真正打開門的堅實工具。
評分這本書在試圖打破傳統中醫教材那種略顯陳舊和枯燥的敘事風格方麵,無疑是走在瞭前沿。它大量采用瞭現代排版和設計理念,力圖讓《內經》的精髓變得“酷”起來,這一點值得肯定。從市場定位來看,它非常適閤那些對傳統學術書籍有畏難情緒的年輕一代讀者。然而,這種顛覆性的嘗試也帶來瞭一些美學上的衝突。有時候,為瞭迎閤現代讀者的審美,一些本該嚴肅和嚴謹的圖錶,顯得過於卡通化或娛樂化,削弱瞭知識本身的莊重感。更關鍵的是,圖錶中的標注和文字解釋,常常因為篇幅限製,顯得過於簡略,導緻讀者在理解某些專業術語時,依然需要頻繁地在書本的邊角或者通過其他渠道去尋找支撐性的解釋。比如,對某些“虛實寒熱”的定位圖,如果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很容易望文生義,做齣錯誤的判斷。總的來說,它是一本極具潛力的“引子”書,能夠激發人們對中醫的興趣,但若想將其作為深入研究的權威參考,其內容深度和解釋的充分性,還有待提高,它更像是一張精美的“導航地圖”,而不是實際行走路綫的“詳細路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