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孫子兵法
定價:32.80元
作者:孫武
齣版社:新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6633236
字數: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有原文、有注釋、有譯文、有評析,並附有相關兵傢智慧故事的經典作品
n內容提要
《孫子兵法》充滿瞭謀略的智慧,自其問世以來便被軍事傢們視為指導戰爭的金科玉律。孫武更是被海內外人士譽為“東方兵聖”“東方兵學的鼻祖”“中華文化圈對世界産生影響的少數中國偉人之一”。《孫子兵法》不僅為軍事行動提供瞭理論依據,還對政治、經濟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它提齣瞭以“道”為首的戰爭製勝條件。其開宗明義:用兵打仗關係著國傢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認真研究考察的,所以要“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本部《孫子兵法》對原來的版本進行瞭精心的修訂,並對文中齣現的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注釋注音,配以導讀、譯文、通論相關鏈接等,讓廣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盡可能減少一些理解上的障礙,以便於讀者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經典作品。
n目錄
篇 始計篇 001
n第二篇 作戰篇 015
n第三篇 謀攻篇 031
n第四篇 軍形篇 057
n第五篇 兵勢篇 077
n第六篇 虛實篇 095
n第七篇 軍爭篇 115
n第八篇 九變篇 131
n第九篇 行軍篇 151
n第十篇 地形篇 165
n第十一篇 九地篇 177
n第十二篇 火攻篇 195
n第十三篇 用間篇 205
n作者介紹
孫武,春鞦時期的軍事傢,所著《孫子兵法》,是世界公認的現存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共分13篇,總計5900餘字,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
n文摘
【原文】
n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n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
n四曰將,五曰法。
n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n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
n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n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n法者,麯製、官道、主用也。
n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n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n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n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
n【注釋】
n①兵:本義為兵械。這裏作軍隊。
n②察:考察,研究。
n③經,織布的縱綫。這裏引申為綱領、原則。
n④情,情勢,這裏指敵我雙方的實情。
n⑤道:本義為道路、途徑,引申為政治主張。
n⑥陰陽:指晝夜、晴雨等天時氣象的變化。
n⑦主用,主是主持、掌管,用是物資費用。
n⑧將聽吾計:一說將,指將領。
n⑨計利以聽:“以”通“已”。即戰爭決策已定。
n⑩勢:這裏是形勢、情勢的意思。
n【譯文】
n孫武說:戰爭是國傢的大事,是軍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國傢存亡的關鍵,是不能不認真考察的。
n因此,要通過敵我五方麵的分析,比較敵對雙方的情況,來取得對戰爭情勢的認識。
n這五個影響戰爭勝負的方麵是:道、天、地、將、法。
n所謂“道”,是指民眾和國君有共同意願,能夠同心同德,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難。
n所謂“天”,是指晝夜、晴雨、寒冷、炎熱等季節天候。
n所謂“地”,是指路途的遠或近,地勢的險峻或平坦,戰地的寬廣或狹窄,地形的有利或有害。
n所謂“將”,是批將帥的智謀纔能、賞罰、有信、愛撫士卒、果斷勇敢。
n所謂“法”,是指軍隊組織的編製、指揮信號的規定、將帥的職責、糧食來源和物品的管理情況和製度。
n凡上述五個方麵,做將帥的不能不知道。能深刻理解的就能取勝,否則就不能取勝。所以,要通過雙方幾個方麵來分析比較,以探索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就是說,哪一方國君政治賢明?哪一方將帥指揮高明?哪一方得到天時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夠貫徹執行?哪一方軍隊實力較強?哪一方士兵訓練有素?
n哪一方賞罰公正嚴明?
n我們根據以上分析對比,就可以判明誰勝誰負瞭。
n若能聽從我的決策,用兵打仗必然取勝,我就留下。假若不聽從我的決策,用兵打仗必然失敗,我就離去。
n根據有利條件製定瞭戰爭決策而又能貫徹執行,就要在戰場上創造有利的“勢”,作為外在的輔助條件。所謂“勢”,是根據有利條件而采取相應措施或行動。
nn
序言
我發現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它成功地在保持原文的古雅雄渾氣勢的同時,融入瞭一種當代人可以共鳴的情感張力。作者的文字敘述不像很多學術著作那樣冰冷客觀,而是帶著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洞察力,仿佛每一個字都經過瞭反復的打磨和錘煉。在描述那些宏大的戰略構想時,筆觸磅礴大氣,寥寥數語便能描繪齣韆軍萬馬的動態和局勢的瞬息萬變,那種畫麵感是極強的。而在談及內部管理和人心運用時,文字又變得細膩入微,充滿瞭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讀來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佩。這種敘事上的巨大跨度,讓讀者在體驗古代智慧的厚重之餘,也能感受到作者作為現代闡釋者所注入的活力和激情,使得閱讀過程既是知識的汲取,也是一次情感的共鳴之旅。
評分這本書所傳遞齣的那種超前的思維模式,遠遠超齣瞭純粹的軍事範疇,它更像是一部關於“製勝之道”的哲學綱要。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將書中的原則投射到現實生活和職場競爭中去審視,發現其中關於預判、變通和資源整閤的論述,在今天依然具有驚人的穿透力。它教導的不是如何簡單地“打贏一場仗”,而是如何從根本上“避免陷入必須戰鬥的境地”,這是一種更高維度的智慧。它強調的不是蠻力,而是對時機、環境和對手心理的精準把握,這種以“勢”馭“力”的理念,對於任何需要在復雜係統中做齣決策的人來說,都是一把開啓新思路的鑰匙。這本書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導師,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精妙的論述,引導讀者自己去構建起一套適應復雜環境的思維框架。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它沒有簡單地按照章節順序堆砌,而是似乎經過瞭深思熟慮的結構重組,讓知識的遞進自然而流暢。開篇的引言部分,用瞭一種非常現代和引人入勝的視角切入,成功地勾起瞭我對後續內容的強烈好奇心,而不是直接把我拋入復雜的軍事理論中。隨後,內容的展開如同爬山,每上升一層都有不同的視野和收獲,每一個核心思想的提齣,都會伴隨著相關的案例和理論支撐,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閉環。我尤其贊賞其在主題劃分上的巧妙,它將看似零散的原則,提煉成瞭幾個易於記憶和實踐的核心闆塊,使得那些看似龐雜的戰略思想,變得可以係統化地吸收和應用。這種結構上的精心設計,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效率和知識的留存率,讓人感覺每翻過一頁都是一次有組織的提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那種沉穩中透露著一絲古樸的氣息,讓人一上手就感覺抓住瞭某種曆史的重量。封麵那種略帶紋理的紙張質感,配閤上精妙的排版,即便是隻看外觀,也仿佛能聞到油墨散發齣的那種陳舊的智慧氣息。我特彆喜歡它在字體選擇上的考量,那種兼具現代清晰度和傳統韻味的字體,使得閱讀體驗在保持尊重古籍的同時,又極大地提升瞭現代讀者的友好度。內頁的紙張厚度適中,光綫照射下不會有惱人的反光,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而且,它在細節之處的處理非常到位,比如頁眉和頁腳的留白恰到好處,既不顯得空曠,也不會讓人覺得擁擠。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沉靜而有力量的,它不像某些輕薄的快餐讀物,而更像是一個精心製作的工藝品,讓人願意珍藏在書架上,隨時取閱,每一次觸摸都是一種儀式感的迴歸。可以說,光是拿到這本書,就已經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預熱。
評分這本書的譯注部分做得極其到位,它不僅僅是將古文直譯過來,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耐心地為你剖析每一句話背後的時代背景和深層含義。我特彆欣賞注釋的密度和精準度,它不會過度解讀,也不會缺失關鍵的解釋,總是在恰到好處的地方給齣點撥。比如,對於一些兵法中特有的術語,注釋會結閤當時的戰術環境進行闡述,而不是簡單地給齣字典式的解釋,這對於初次接觸古代軍事思想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解釋復雜概念時,邏輯鏈條清晰,層次分明,仿佛有一位頂級的曆史學傢在旁邊為你實時講解,將那些晦澀難懂的篇章變得如水晶般透明。這種嚴謹與通俗之間的平衡掌握得爐火純青,讓我在閱讀時感覺自己不是在啃讀枯燥的史書,而是在與一位古代的軍事大師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