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好,甜品
:68.00元
作者:杜超晶, 劉甜恬
齣版社:華中科技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680361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 蔡依林高度贊美並微博轉發,特邀糖王周毅親自示範並走心作序,央視、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北京青年報、中青在綫、遼寜衛視、鳳凰網等眾多媒體爭相報道。
“百變天後”“翻糖達人”蔡依林在微博錶示被作者製作的惟妙惟肖的翻糖作品“驚呆”!特邀糖王周毅親自示範製作唯美古風翻糖人偶,篇幅接近50頁。作者攜手糖王周毅在國際蛋糕大賽中斬獲3金2銅的消息轟動全國,被央視、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北京青年報、中青在綫、遼寜衛視、鳳凰網等眾多媒體爭相報道。
★國際蛋糕大賽金奬、銅奬獲得者杜超晶、劉甜恬手把手教你從零開始做甜品!全書共有1102張圖片和1221個步驟說明,講解到位,是一部極盡細緻的甜品製作寶典。
國際蛋糕大賽是全世界範圍內備受矚目的蛋糕比賽,被認為是蛋糕製作技術和創意的競技場。從這場大賽中載譽歸來的作者,從工具、原材料的準備,到溫度、時間的把控,再到各種糖花、甜點的製作,都進行瞭詳細的圖文講解,並提供非常實用的小秘訣。本書內容足夠詳細,簡單易學,每一種甜品都配上瞭精美的成品圖和細緻的步驟圖,講解到位,極盡細緻地教你製作浪漫甜品。
★隨書附贈2張甜品打卡卡片,你可以依此製定學習計劃,按時打卡,下一個甜品大師就是你!裝幀考究,封麵的鏤空設計彆齣心裁。正文內容加量奉送,全書共228頁,采用128剋啞粉紙,四色印刷,圖片過於細膩真實,一定要抑製住舔書的衝動!
創意打卡卡片可以幫助你製定甜品學習計劃,順利進階成甜品大師!封麵采用圓形鏤空設計,300剋銅版紙加上燙暗啞金書名,營造齣厚重的質感。正文采用128剋啞粉紙,四色印刷,版式活潑多變,圖片細膩真實,印刷精美,一定要抑製住舔書的衝動。全書共228頁,超大容量,內容充實到無以復加,帶你走進夢幻甜品世界!
內容提要
《你好,甜品!》是由國際蛋糕大賽(cake international)金奬、銅奬獲得者杜超晶、劉甜恬在經過無數次實踐後總結齣來的一本甜品製作寶典,讓你輕輕鬆鬆從菜鳥進階成高手。從製作工具、原材料配比到糖花上色、打發技巧、烤箱溫度、烘焙時間,作者用1102張圖片和1221個步驟說明,極盡細緻地教你製作浪漫甜品,並提供非常實用的小秘訣。
書中收錄瞭杜超晶、劉甜恬這兩位*甜品大師精心整理的35種甜品的詳細製作方法,翻糖花、翻糖人偶、翻糖蛋糕、翻糖餅乾、流行甜品、法式甜品……無所不包,應有盡有。更有特邀糖王周毅親自示範製作唯美古風翻糖人偶,分解圖文講解非常細緻,包學包會。
邂逅浪漫甜品,開啓美味人生。相信看完此書的你,一定會順利完成從甜品新手到高手的華麗變身,享受甜品帶給你的美好時光。
目錄
◎翻糖篇
章糖花類
節糖花製作工具/004
第二節糖花製作方法及上色技巧/015
馬蹄蓮/016
牡丹/020
毛茛/026
藍莓/031
姑娘果/034
快速玫瑰/038
小型蝴蝶蘭/044
銀蓮花/050
大麗花/054
大衛·奧斯汀玫瑰/060
仿真玫瑰/069
五瓣花/076
墨西哥帽花萼片/080
糖花萼片/083
尤加利葉片/086
玫瑰葉片/089
銀葉菊葉片/092
第二章翻糖人偶類
節人偶製作工具/096
第二節人偶製作技巧/101
卡通樹樁貓頭鷹人偶/102
特邀人偶大師——糖王周毅製作古風人偶/108
第三章翻糖膏應用類
翻糖蛋糕糖皮包覆技巧及抹麵奶油霜製作方法/154
翻糖杯子蛋糕裝飾技巧及黃油杯子蛋糕製作方法/159
翻糖餅乾及超平麵黃油餅乾製作方法/163
◎烘焙篇
第四章流行甜品烘焙
節認識烘焙工具/170
第二節流行甜品烘焙/175
酥酥小麯奇/176
日式海綿蛋糕/178
紅絲絨杯子蛋糕/180
檸檬磅蛋糕/184
流心泡芙/187
焦糖布蕾/190
巧剋力甘納許/193
第五章法式甜品烘焙
香杧芝士慕斯/196
慕斯淋麵技巧/203
慕斯噴砂技巧/205
少女冰激淋/208
法式軟糖/212
瑪德琳/214
◎完結篇
後記(杜超晶)
作者介紹
杜超晶:2017年國際蛋糕大賽(cake international)金奬獲得者,英國pme全球導師,英國認證教室唐·橘子(Tang-Cakes)創始人。愛吃一切漂亮的美食,享受甜品帶來的味蕾上的甜蜜。
劉甜恬:2017年國際蛋糕大賽(cake international)銅奬獲得者。為瞭甜品,她尋遍世界名師;為瞭甜品,她可以徹夜不睡,隻為做齣一款讓自己滿意的作品。
文摘
序言
翻開這本《你好,甜品》,我原本期待著一場味蕾的盛宴,一場關於烘焙藝術的深度探索。然而,閱讀的過程中,我卻陷入瞭一種奇妙的,近乎哲學層麵的沉思。作者的文字功力令人驚嘆,他似乎並不急於教你如何精確地打發奶油,或是計算酵母的比例。相反,他用一種近乎散文詩的筆觸,描繪瞭“甜”這個概念背後的情感重量。我記得其中有一段,他描述瞭製作檸檬撻時,酸與甜如何在口腔中達成微妙的平衡,那不僅僅是化學反應,更像是一種人生的隱喻——生活中的不完美,正是為瞭襯托齣美好瞬間的珍貴。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緩慢,每一章節都像在細細研磨一粒糖,讓你充分感受到從原料到成品過程中,時間與心力的投入。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慢生活”的美學指南,通過甜品的製作過程,探討瞭我們現代人遺失的那份對手工的敬畏和對當下的專注。對於那些隻想快速學會做馬卡龍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能略顯“文藝”,但對於我這種渴望在平凡的廚房生活中提煉齣詩意的人來說,它無疑是一盞溫暖的燈塔。它讓我開始思考,一塊完美的焦糖布丁,其價值究竟在於口感的絲滑,還是在於製作它時,內心所達成的平靜與專注。
評分我是一個對烹飪細節有極高要求的人,我習慣於精確到毫剋的稱量,對溫度計的讀數從不含糊。因此,當我拿起《你好,甜品》時,我立刻察覺到它在方法論上的“叛逆”。這本書的描述充滿瞭主觀色彩和感性引導,比如“用你的手去感受麵團的脾氣”、“直到你覺得它已經‘準備好瞭’”這種描述,對於習慣瞭科學數據的我來說,一開始是抗拒的。但隨著閱讀深入,我開始領悟到這背後的深層邏輯。作者似乎在提醒我們,廚房不僅僅是一個實驗室,更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空間。他沒有給我們提供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感知係統”。我特彆喜歡他對香草豆莢的選擇和處理方式的描寫,那種對原材料的敬畏和親密接觸,讓我仿佛親身站在馬達加斯加的田野裏。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一種技藝的“技術層麵”提升到瞭“存在層麵”。它不教你怎麼做,它教你如何存在於做這件事的過程中。讀完後,我嘗試著放鬆瞭對手法的控製,僅僅憑著直覺去調整水量,竟然意外地做齣瞭我職業生涯中最鬆軟的戚風蛋糕。
評分老實說,我是在一個非常沮喪的雨天開始讀這本《你好,甜品》的,當時我的心情和窗外的天空一樣灰濛濛的。我本以為這會是一本輕鬆愉快的讀物,能讓我暫時逃離現實的煩擾,結果恰恰相反,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犀利而又溫柔的方式,直擊瞭我對“完美主義”的執念。書中有一章專門講“失敗的藝術”,作者坦誠地分享瞭他早年製作韆層酥時,如何因為追求極緻的層次感而焦頭爛額,最終卻因為一次意外的失誤——麵團被烤得略微焦黑——反而得到瞭傢人更熱烈的贊美。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治愈瞭我。它顛覆瞭我對烘焙乃至生活的所有刻闆印象: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追求完美,但真正打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帶著“人味”的瑕疵。這本書的結構非常獨特,它沒有采用傳統的食譜章節劃分,而是以“記憶”、“等待”、“重逢”等抽象的情感名詞來組織內容。這使得閱讀過程像是在探索一個情感的迷宮,你跟著作者的思緒,從一堆麵粉和黃油中,最終提煉齣關於自我接納的深刻見解。我甚至覺得,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人做甜品的書,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原諒自己的“情緒配方”。
評分與其他甜品書籍那種充滿炫彩照片和清晰步驟指南的風格截然不同,《你好,甜品》的文字是內斂的,甚至是有些晦澀的,它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琥珀,需要讀者投入極大的專注力去摩挲纔能看到內部的光芒。我發現,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都仿佛在模仿一種古老的信件格式,充滿瞭對“收信人”的溫柔假設。它很少使用“你必須”或“你需要”這樣的命令式語言,而是更傾嚮於“或許你可以嘗試”、“如果你的心願意引導你”。這種去權威化的敘事策略,極大地降低瞭讀者的心理壓力。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感官的交叉體驗”的描述。他不是簡單地說“這很甜”,而是會將其描述為“如同夏日午後,陽光透過老橡樹葉灑在皮膚上的那種溫暖感”。這種將味覺與觸覺、視覺、甚至聽覺連接起來的寫法,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它迫使我走齣我的舒適區,去重新審視自己以往對“美味”的定義。這本書更像是一場邀請函,邀請讀者進入一個由糖、麵粉、雞蛋和復雜情感編織而成的私人劇場,去體驗那種心甘情願被甜蜜淹沒的、奢侈的沉溺感。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藉閱《你好,甜品》是衝著它的裝幀設計去的——那種復古的燙金字體和厚重的紙張質感,非常吸引人。然而,這本書的內涵比外錶更加引人入勝,尤其是在對“地域性”與“時間性”的探討上,展現齣瞭驚人的廣度與深度。作者並未局限於歐洲的經典法式甜點,而是將視角投嚮瞭全球,尤其對一些近乎失傳的傳統節日糕點進行瞭細緻的考據。他不是簡單地記錄食譜,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甜點背後的社會文化功能:比如在某個遙遠的村落,某種特定形狀的米糕是如何作為“時間標記”存在的;或是某種季節性水果的運用,如何與當地的農耕周期緊密聯係。這種跨學科的敘事方式,讓這本書超越瞭普通的美食文學範疇,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人類習俗史”。閱讀這些章節時,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人類學傢,在品嘗食物的同時,也品嘗著曆史的沉澱。書中對“等待”的描述尤其精妙,他探討瞭發酵、凝固、冷卻這些看似被動的過程,實際上是如何在無聲中完成對風味的終極雕琢。這種對時間魔法的捕捉,是這本書最令人心馳神往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