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餐桌美学:现代风的时尚餐桌布置
定价:68.00元
作者: 浜裕子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222533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日三餐是人们家人团聚、朋友相会的美好时光,一个美丽的餐桌设计能带给人们愉快的视觉享受,能更很好地提升聚餐氛围。
餐桌设计不仅是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技能,也能为日常家庭生活增添艺术的乐趣和美的享受。
从两人烛光晚餐,到大家庭的欢乐聚餐;
从朋友相聚的热情party,到招待贵客的正式宴请、
从简单温暖的家居下午茶,到放松心情又不失严谨的工作餐;
你会发现,原来餐桌可以这么美丽,这么温情。
内容提要
餐桌设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包含花艺设计、餐具布置、餐饮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本书是日本餐桌设计师浜裕子对现代风格的餐桌设计专业进行专业、详细的讲解。
全书由两个部分组成。部分针对餐桌搭配的基础(定义、构成要素、历史、风格分类等),容器、材料、餐具、花卉、玻璃杯等的种类、挑选方法及搭配组合方式,时尚餐桌的演绎方法等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讲解。第二部分介绍了40例现代风格的餐桌搭配实例,分为正统现代风、古典现代风、自然现代风、优雅现代风、休闲现代风、日式现代风6部分。每个案例都对其摆设方法、配色、餐桌花、器皿(餐具、花瓶)等构成要素做了有针对性的解说。
案例包括两人烛光晚餐、大家庭的欢乐聚餐、从朋友相聚的热情party、招待贵客的正式宴请、简单温暖的家居下午茶、放松心情又不失严谨的工作餐等各种餐桌布置。
目录
作者介绍
浜·裕子
Flower & Table Coordinator
花艺设计师、餐桌设计师
曾任英语、日语老师。后致力于以花艺、室内装潢、餐桌设计为主的饮食空间的设计,以及各种派对和大型活动等的项目企划等。现阶段主要研究日本的生活文化与岁时风俗,以及如何使和风与欧风更好地融合,如何提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造型设计的精神境界。并创办了以探索生活美学、生活空间艺术化为主旨的工作室“花生活空间”。
陈杨
生活美学策划师
全美Association of Bridal Consultants(ABC协会)认证婚礼策划师;
日本TALK食空间设计协会认证餐桌设计师;
色彩策划师;
习修池坊花道与欧式花艺。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毕业,赴美留学深造取得MBA硕士学位。后返回日本创办颍鑫商事株式会社(Eikin Corporation)。致力于中日美三国间各种花道、茶道、香道、餐桌设计、婚礼策划、文化礼仪等相关领域的文化艺术交流,以及生活美学的普及。
文摘
序言
我通常对这类关于室内装饰或生活方式的书籍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同类作品往往流于表面,堆砌着一堆华而不实的图片,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然而,这本书(如果内容真的如其名所示)似乎拥有更深层次的内核。我期待它能超越简单的色彩搭配和器皿选择,而是深入探讨“现代风”在餐桌语境下的哲学意义。比如,它会不会探讨极简主义如何在保持功能性的同时,实现情感的表达?现代餐桌布置与当代快节奏生活之间的张力如何平衡?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时尚”的,这种时尚是转瞬即逝的潮流,还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设计?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和吸收的底层逻辑,而不是仅仅罗列“你需要买哪些网红款餐具”,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是巨大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一套关于“如何思考餐桌”的框架,而非一套“如何复制范例”的说明书。
评分这本书的命名中提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这本身就带给我一种独特的、跨界的联想。我猜想,这本关于“美学”的书籍,或许会从一个非常技术或材料科学的角度来切入现代设计的本质。或许作者不仅仅是生活美学的倡导者,更是一个懂得材料科学的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书中关于“现代风”的论述,可能会涉及到新材料的应用、可持续设计理念如何融入餐桌的日常实践,甚至是关于餐具制造工艺的革新如何影响了餐桌的视觉效果。这种将看似风花雪月的美学,建立在坚实的技术基础之上,无疑会让整本书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和前瞻性。我期待的不是一本空泛的“如何摆盘”的书,而是一本能揭示现代设计背后逻辑与材料精神的深度读物,这种来自工业出版机构的视角,或许能提供行业内罕见的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系搭配着烫金的字体,就让人心情瞬间平静下来,感觉像是在翻阅一本精致的艺术品,而不是一本单纯的家居指南。我尤其欣赏扉页上那句引言,虽然内容我记不清了,但那种意境——仿佛置身于一个光线柔和、充满设计感的现代餐厅里——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出色,那种略带哑光的质感,即便是印刷的彩色照片,色彩还原度也极其自然、高级,没有廉价的塑料感。这让我对手中的这本书充满了敬意,显然,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心力,真正理解了“美学”二字,需要从触觉到视觉的全方位体验。这本书的物理存在感,就已经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对生活品质的坚持,这远超出了我原本对一本“布置指南”的预期,更像是一本现代生活方式的宣言书,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究竟藏着怎样一番关于餐桌哲学的阐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在许多设计类书籍中,常常出现信息过载的现象,文字和图片挤在一起,眼睛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的元素间跳跃,阅读体验非常碎片化。但从这本书的整体视觉感受来看,它似乎采用了大量的留白,让每一个展示的场景或每一个提出的概念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这种呼吸感是现代设计美学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引导读者的视线,让人可以专注于眼前的细节,而不会感到压迫。例如,如果书中有一页专门介绍某一个餐具组合,我会期望它占据一个完整的跨页,旁边的文字说明简洁有力,如同诗歌的注释,而非密密麻麻的学术论述。这种克制而精准的布局,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交流方式,它教会读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留白和取舍才是最高级的表达。
评分我对于书中关于材质的探讨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现代风格的餐桌布置,对于材料的选择往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比如对天然纹理(如未经过度打磨的木材、粗粝的陶土、或是极致光滑的陶瓷与金属)的偏爱。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不同材质之间的和谐共存的?是不是会专门辟出一章来分析不同表面肌理在灯光下的微妙变化?例如,磨砂玻璃与镜面不锈钢在烛光下的反射效果会产生何种戏剧性的对比?如果能有详细的图解说明,展示如何通过不同材质的对比来增强视觉的层次感,那将是非常实用的教学内容。毕竟,现代美学常常强调的是感官的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恰恰是通过触感和视觉对材质的精准拿捏来实现的,而非仅仅依靠鲜艳的色彩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