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活色生香:北京美食圈地图(附赠V卡,可积分,含10元抵现消费))
定价:25.00元
作者:地质出版社文化教育编辑室,北京天域北斗图
出版社:地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4-01
ISBN:97871160470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食圈餐馆介绍:想知道自己周边地区餐馆的分布情况?本书按照北京美食的热点区域将北京分为24个美食圈。每一个美食圈又分为食圈地图、不可错过的餐馆以及食圈餐馆推荐三部分详细介绍。
菜系分布:想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餐馆在北京的分布和介绍?本书特别设计了菜系地图,您可通过本书的菜系索引找到各菜系在北京的分布地图和各餐馆的详细介绍。
餐馆索引:为方便读者查找,本书提供了按照菜系排序的餐馆名称索引。
就餐优惠:使用本书附赠的含10元可抵现消费积分的V卡,在本书中带有标志的餐馆就餐,均有可能享受相应的消费积分奖励,积分在各个会员餐厅通用低现金消费。
北京*集中的24个风格迥异美食圈:食圈地图配合文字,清晰解读食圈饮食资讯。
*好吃的12个菜系地图及链接文字:简要介绍各种地方菜的风味风格及经典菜肴。
1000多家特色餐厅:收集店名、地址、电话、经营特点和店内招牌菜。
近百家不可错过的餐馆:文字配合摄影图片、实物照片以及其他表现方式相结合,并配置路线示意图。
就餐可享受近六百家餐馆的积分奖励。:持附赠V卡到本书是带有标志的餐馆就餐,均有可能享受积分优惠。用卡咨询、就餐预定。
内容提要
《活色生香---北京美食地图》这本图文并茂的美食指南除了全面介绍北京不同区域餐馆的位置、环境、特色等详细情况外,还为读者提供就餐的打折优惠和预定服务,使用本书和紫页114网提供的北京美食资讯,您马上就可成为北京的“美食通”。
本书提供了多种查询方式,读者可方便地找到所要找的餐馆。
想知道自己周边地区餐馆的分布情况?
本书按照地区将北京分为24个美食圈,每一个美食圈又分为美食地图、不可错过的餐馆以及食圈餐馆推荐三部分详细介绍。食圈地图是该食圈餐馆分布的局部示意图;不可错过的餐馆详细地介绍了该食圈有特色的餐馆,包括该餐馆环境、特色菜介绍、价位、位置地图、餐馆以及菜品照片等等;食圈餐馆推荐则将食圈内涉及到的其他餐馆一一介绍。
想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餐馆在北京的分布和介绍?
本书特别设计了菜系地图,您可通过第256磁的菜系地图索引找到各菜系在北京的分布地图和各餐馆的详细介绍。
知道餐馆名称,想找到位置和电话?
本书第240页的餐馆索引中,我们提供了按照菜系排序的餐馆名称索引。
想知道好的前10位餐厅?
本书的菜系TOP10给出了10个菜系有知名度的前10个餐厅。
目录
北京食圈
簋街食图
亚运村食圈
什刹海食圈
北太平庄食圈
西直门食圈
苏州街食圈
成府路食圈
魏公村食圈
石景山食圈
航天桥食圈
公主坟食圈
广安门食圈
南三环食圈
方庄食圈
颈松食圈
国贸食圈
三里顿食圈
朝阳公园食圈
望京食圈
三元桥食圈
平安大街食圈
西坝河食圈
建国门食圈
王府井食圈
菜系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其实有点犹豫,市面上的美食指南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推荐和浮夸的形容词,读起来让人提不起精神。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美食评论家”视角,而是以一个老饕的口吻,娓娓道来。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邻家那位见多识广、又极其讲究的老大哥,带着你穿梭在京城的坊市之间,他会告诉你哪家的卤煮火烧最地道,哪家的小面馆藏着最让人怀念的味道,而且绝对不会推荐那些过度商业化、游客扎堆的地方。这种“私房推荐”的调调,对我这种追求地道体验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吸引力。它没有那种故作深沉的文学腔调,语言朴实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段落都像是被精心调味过一样,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想伸手去够桌上的零食,仿佛味蕾已经被提前激活了。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细致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去哪里吃”,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吃”。比如,对于一些带有复杂食用礼仪的小吃,作者会用幽默的笔法解释其正确打开方式;对于一些季节性极强的食材,它会明确指出最佳品尝的月份。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作者对北京美食圈深厚的理解和敬畏。而且,书中附带的那些小小的“美食札记”或者“掌故解析”,简直是点睛之笔,让每一道菜肴背后都有了一个鲜活的故事背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收藏价值。我常常在读完一段描述后,会立刻拿出手机搜索那家店的具体位置,虽然还没机会全部打卡,但光是这种“计划”的过程,就已经成了一种乐趣。这本书绝不是那种翻过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它值得反复品读,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带着淡淡油墨香气的质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热气腾腾的北京烟火气里。我一直对城市的美食文化有种莫名的执念,总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就得钻进它的街头巷尾,去品尝那些代代相传的味道。拿到书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光是目录就让人垂涎三尺,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比如胡同深处的烧饼铺,或是某个隐藏在写字楼角落里的小馆子,光是文字描述,就已经让人忍不住要去按图索骥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每家店时那种近乎“侦探”般的考据精神,不只是罗列菜品和价格,更是挖掘了背后经营者的故事,甚至是某道菜品在历史变迁中的演变。这种深度挖掘,让这本“地图”远超出了普通美食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北京味觉记忆的编年史。光是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插图和老照片,就足够让我沉浸其中,感受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心思,它没有按照行政区划或者菜系来划分,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具流动性的“路线图”模式。我猜测作者是希望读者能像进行一场真实的城市漫步一样去探索。比如,从南城的传统风味,到雍和宫一带的宗教饮食文化,再到新晋的创意餐厅区域,每条线路的设计都考虑到了步行距离和时间安排,非常人性化。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某个特定区域时,会将周边的历史遗迹和美食巧妙地串联起来,让你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对那片土地的历史有所了解。这种“吃与城”的融合,让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而丰满,不再是单纯的食物清单,而是一次深入城市肌理的文化考察。那种在老胡同里找到一家开了几十年的点心铺,那种满足感,光是想象就让人兴奋不已。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气质非常“京味儿”,但又没有那种老派的保守,它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的北京美食力量融合在了一起。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些坚守传统的匠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对那些勇于创新的年轻一代抱有鼓励的态度。通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味觉修行。它没有用那些矫揉造作的辞藻来堆砌所谓的“高级感”,而是用真诚的笔触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真实、多元、充满生命力的饮食生态。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我们通常对“美食指南”的认知,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探索的人,走进北京的烟火深处,去用舌尖丈量这座古老又时尚的都市。读完后,我的下一个周末行程已经完全被这本书锁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