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厨房甜点午茶书:妍希老师的38道美味、无负担、暖心下午茶甜点食谱

我的小厨房甜点午茶书:妍希老师的38道美味、无负担、暖心下午茶甜点食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妍希,王正毅 著
图书标签:
  • 甜点
  • 下午茶
  • 烘焙
  • 食谱
  • 无负担
  • 妍希老师
  • 家常甜点
  • 新手友好
  • 健康甜点
  • 小厨房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4514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167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 112
字数:99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掌握美味关键,自家小厨房也能简单做出高人气、好吃的甜点。无论你是一个人、两个人,姐妹淘或者小家庭,不用走出门,在家也能享受咖啡馆的惬意时光

  2、吃不完的吐司,摇身一变就成了美味的法式吐司;高油脂的面包配上清爽的馅料,平衡了热量与美味;火爆朋友圈的冰淇淋盆栽其实很简单……


内容简介

  本书由来自台湾的著名烘焙大师陈妍希所著,她将个人对料理独到的品味与见解,和她同各类甜点相处20多年的经验,用简洁细腻的语音和生动多彩的照片向读者展现出来,不仅教授读者可以在家制作丰富多彩的茶点,还可以让读者在家就能享受轻松浪漫的品质生活。


作者简介

  陈妍希,甜点比赛评委,具有20年的烘焙经验。

  来自一个对美食有高度品味的料理家族,自幼在厨房里跟进跟出,自然熏陶出挑剔的品味与高超的手艺。妍希老师大学毕业后,进入杂志社担任美食编辑,由于无法浇熄对烘焙的热情,她曾开设一家英式小茶屋,供应各种“神仙级”糕点,口耳相传之下,烘焙美名不胫而走。

  曾任《做点心过生活》节目主持人,先为明曜百货亲子馆甜点老师,Yamicook厨艺教室请师,“炖物小食堂”女主人。


目录

配方简单,却是撼动人心的美味 002

午茶前的基本烘焙工具 008

PART 1 梦幻吐司

Colunm吐司不可口了,怎么办? 012

蜜糖吐司 014

法式吐司 016

面包布丁 018

法式咬咬奶酪三明治 020

法式吐司棒 022

PART 2 人气美味松饼

Column松饼的配方都一样么? 026

美式松饼 028

舒芙蕾厚松饼 030

布鲁塞尔松饼 032

列日松饼 034

香蕉冰淇淋松饼 036

PART 3 简单做蛋糕

Column 做出好吃的蛋糕,选材很重要 040

杯子蛋糕 042

法式咸蛋糕 044

煎锅蛋糕 046

奶酪蛋糕 048

戚风蛋糕 050

PART 4 自己做下午茶点

Column 好吃点心的灵魂在奶油 054

冰淇淋盆栽 056

贝果 058

英式司康 060

佛卡夏 062

橙酒舒芙蕾 064

肉桂卷 066

PART 5 自制美味早午餐

Column 自制早午餐,如何平衡美味与热量? 070

凯撒沙拉 072

花生酱牛肉汉堡 074

帕尼尼 076

欧姆蛋 078

可颂三明治 080

热压砖饼 082

PART 6 午茶时间

Column 好喝的饮品,疗愈疲累的身心 086

美味巧克力饮 088

瑜伽茶 090

印度香料奶茶 092

俄罗斯果酱茶 094

蜂蜜奶茶 096

阳光香草茶 098

法式咖啡牛奶 102

奇异果冰沙 104

草莓柳橙冰沙 106

草莓冰棒 108


前言/序言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环球街头小吃探秘之旅》 引言:一场味蕾的冒险 你是否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下午茶点心?是否渴望一场味蕾的冒险,将你带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感受那份最地道、最热烈的街头烟火气?《舌尖上的异域风情:环球街头小吃探秘之旅》并非一本甜点制作指南,它是一份诚挚的邀请函,邀请你放下精致的餐具,挽起袖子,潜入那些充满活力、香气四溢的异国街头巷尾,去发现隐藏在市井之中的美食传奇。 本书将带你穿越五大洲,深入探访那些不被高端餐厅菜单收录,却在当地人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的街头美食。我们聚焦的不是烤箱里的精细烘焙,而是炉火上的激情碰撞,是油锅里的金黄飞溅,是摊贩的吆喝声中蕴含的独特风味密码。 第一章:亚洲的香料迷宫——从街边摊到文化符号 亚洲,无疑是街头小吃的发源地和集大成者。这里的食物充满了层次感和冲击力,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却又和谐共存。 东南亚的热带狂想曲: 我们将首先抵达泰国曼谷的霓虹灯下。忘记那些连锁店的出品,我们的目标是那些用简易推车制作的芒果糯米饭(但我们关注的是其制作环境和历史,而非食谱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探究泰式炒河粉(Pad Thai)的“锅气”——那种只有在极高温下才能产生的焦香,以及它如何从贫民食物一跃成为国家名片的过程。在越南,我们会聚焦于法棍三明治(Bánh Mì)的文化融合,探究法式殖民历史如何在酥脆的面包、腌制的肉类和清爽的香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我们不仅品尝,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沉淀。 东亚的烟火哲学: 在日本,我们避开米其林星级寿司店,转而追寻大阪路边摊上翻转的章鱼小丸子(Takoyaki)。重点解析面糊的配方哲学,以及那份“外焦里嫩”的口感如何依赖于精准的翻转技巧和极高的制作效率。在韩国,我们探讨辣炒年糕(Tteokbokki)如何从战争时期的救济食品,蜕变为年轻人夜宵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火辣元素。书中的重点在于分析其核心酱料——韩式辣椒酱(Gochujang)的发酵工艺和地域差异。 南亚的深度体验: 印度街头充斥着令人目眩神迷的香料。我们不讨论制作复杂的咖喱,而是深入研究印度烤饼(Samosa)的起源,以及在不同邦(如拉贾斯坦邦和旁遮普邦)中,其内馅和蘸酱(Chutney)的微妙变化。重点描述街头制作的油炸过程如何影响其酥脆度。 第二章:欧洲的传统与创新——历史的馈赠 欧洲的街头小吃往往带有更强的地域性和历史印记,它们是古老技艺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延续。 地中海的阳光味道: 在希腊,我们将聚焦于旋转烤肉(Gyros)。这不是简单的烤肉,而是关于肉类腌制时间、垂直烤制角度对口感的影响的科学探讨。在意大利的罗马街头,我们会探访那些贩卖炸丸子(Supplì)的小摊,分析其米饭的粘合剂选择(通常是马苏里拉奶酪)以及油炸的温度控制,以确保内部的馅料能够完美融化。 中欧的硬核力量: 德国的香肠文化是街头美食的代表。我们重点研究咖喱香肠(Currywurst)的灵魂——那份特制的番茄咖喱酱的配比哲学,以及它如何成为柏林战后重建时期快速、经济的能量来源。在法国,我们不会关注马卡龙,而是深入到比利牛斯山脉附近,探究传统可丽饼(Crêpe)的薄度极限及其制作用的特制平锅(Billig)。 第三章:美洲大陆的融合与爆发——新世界的味道 美洲的街头小吃是移民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充满了自由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北美:快餐哲学的起源: 在美国,我们会绕开连锁店,去探寻芝加哥深厚的热狗(Hot Dog)文化,特别是关于“番茄酱禁忌”背后的社会学解读,以及不同肉肠的烟熏工艺。在墨西哥城,我们将深入塔可(Taco)的“玉米饼”(Tortilla)世界,分析传统Tacos al Pastor(牧羊人塔可)中,菠萝汁在腌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烤肉刀的专业角度对肉片厚度的影响。 南美的热烈奔放: 巴西的街头充满活力。重点解析奶酪面包(Pão de Queijo)中,木薯粉(Tapioca Starch)与奶酪的完美结合如何形成其独特的“拉丝”效果,以及它与巴西咖啡文化的紧密联系。 第四章:非洲与大洋洲的原始魅力——土地的馈赠 这些地区的街头小吃常常与当地的农作物和烹饪传统紧密相连,展现了最质朴的烹饪智慧。 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广场,我们会分析蜗牛汤(Babbouche)是如何在复杂的香料组合中,达到既药用又美味的平衡。在南非,我们将了解“Bunny Chow”(面包碗)——一个在南非印度裔社区诞生的独特食物,探讨其内部挖空面包和酱汁的份量学。 结语:旅行的意义,在于每一口烟火气 《舌尖上的异域风情》的目的,不在于教你如何复制这些味道,而在于让你理解这些味道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土壤中孕育而生。每一份街头小吃,都是一个微型的文化样本,承载着无数摊贩的汗水、世代相传的技艺,以及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心跳。翻开本书,你将开始一场不依赖于食谱的环球旅行,用你的双脚丈量街道,用你的味蕾解读世界。这不是一本关于制作甜点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品尝世界”的深度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尝试着做了其中的几款饼干,发现它们的配方结构非常严谨,即便是烘焙新手也能很快上手。让我惊喜的是,配方中很多对食材的选取和处理都有非常细致的说明,比如关于黄油的软化程度,或者面粉过筛的必要性,这些看似微小的步骤,却直接影响了最终的成品口感。我以前尝试过一些网络上的食谱,常常因为细节模糊而失败,但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时间发酵或冷藏的甜点,书里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时间参考和状态描述,这种精确度让人信心大增。成品出来的酥松度和甜度都达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标准,完全不像有些食谱那样,甜得发腻或者口感干涩。

评分

从内容深度来看,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菜谱集合”,它更像是一本烘焙哲学的探讨。作者在介绍每款甜点时,会穿插一些关于“为什么这样做”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原料。比如,她会提到不同糖类对甜点结构的影响,或者温度控制在某个范围内的科学依据。这种知识性的补充,让我不仅仅是学会了“做什么”,更理解了“如何控制结果”。这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烘焙技艺的人来说,价值非常高。它引导我去思考食材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机械地遵循指令。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在实践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没得说,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被那种温暖、清新的感觉吸引住了。封面上的插画风格非常治愈,色彩搭配柔和得恰到好处,让人一看就觉得制作甜点是一件非常放松和享受的事情。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拥挤,而且照片的质感非常棒,每一个步骤图都拍得清晰明了,光影处理得非常专业,仿佛能闻到图片中散发出来的香气。而且,书的纸质摸起来也很舒服,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这让我更愿意经常翻阅它,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细节之处见真章,从设计到印刷,都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在用心对待这本书,这对于一本食谱来说,是建立信任感的第一步。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无负担”这一概念的贯彻上。我一直很担心制作甜点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和反式脂肪,但这套食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似乎非常推崇使用天然的甜味来源,并且在油脂的使用上也做了很多巧妙的替代和优化,比如用酸奶或者特定果泥来增加湿润度,减少黄油的用量。我做了几款相对清爽的慕斯,它们入口即化,完全没有传统法式甜点那种厚重的负担感,但风味却丝毫不打折,甚至因为层次更清晰而更耐人寻味。这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用过多担心热量的心态,是我非常欣赏的。

评分

这本书的“暖心”主题贯穿始终,这种感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每款甜点的名字和搭配建议体现出来的。比如,那些适合搭配特定茶饮的组合介绍,或者在不同季节推荐制作的甜点类型,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温馨的人情味。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邻家烘焙师在和你分享她的下午茶时光。翻阅时,我仿佛能想象到一个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厨房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香草和焦糖的混合气息。这种氛围的营造,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制作甜点的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和疗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