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生活健康指南》将介绍:心理健康,心理调适对老年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只有身心都健康的老年人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幸福的老年人。
《老年人精神生活健康指南(第2版)》按照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 养生、退休赋闲、家庭生活5个方面汇编而成,以供所有的 老年人有的放矢地细读精研,使其从精神生活方面汲取养生经验,提高认识 ,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不 适心理状态,不断增添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增长知识,延年益寿,提高生活 质量,充分引导老年人以 平常的心态度过晚年,永葆身心健康。
徐荣周等编著的《老年人精神生活健康指南(第2版)》内容丰富,突出 重点,分篇清晰,可供已离退休的老年人和现已安排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及各 单位老干部办公室(活动室)的工作人员和全国各社区干部学习参考,也可作 为子女赠送给长辈的礼物。
徐荣周,1935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湖北省药检高等专科学校,曾在武汉制药厂、湖北省医药公司、湖北省医药管理局、医药导报杂志社任职。长期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是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咨询师、武汉医药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业》杂志编辑工作委员会指导专家;是原**医药管理局推行GMP、GSP委员会专业组成员和医药商业药师、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湖北分会药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分别入编《中国**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华名人大典》丛书、《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第二卷)、《共和国建设者——**人物卷》。 著有《医药职业道德概论》(获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论著一等奖)、《药品储存与养护》(获**届**医药管理局**图书二等奖)、《新药特药手册》(获中南五省(区)**科技图书二等奖)、《实用药品GSP认证技术》(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3年度全国**畅销收奖)、《医药商业药品质量管理》《注射剂生产工艺与检测》、《新编输液制备指南》、《医药经营企业实施GSP指南》、《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资料编制指南》(从业药师必读)《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经营企业执业药师实用手册》等36部书籍及发表有“贯彻执行药政法规、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严防假劣药品充斥市场”等论文200余篇;1986年获医药宣传报道工作**奖和湖北省**质量管理工作者称号;所撰《关于全面提高期刊质量的探究》论文,被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1999年度**论文。
、心理咨询
1.老年人离退休经历的4个时期
2.满怀信心朝前走
3.老年人如何消除空虚
4.让自己轻松一些
5.珍惜眼前的好时光
6.保持生活的激情
7.究竟谁*快乐
8.给自己找乐趣
9.做一个爱玩的老人
lO.迈出一步心自宽
11.拆除心理的篱笆
12.心境平和方能防衰
13.理解谦让如鼓瑟琴
14.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15.命运要靠自己
16.六十而不惑
17.劝您还是消消气
18.让自己年轻起来
19.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20.莫因挫折丧失希望
21.需要即快乐
22.解放你自己
23.何必苦累自己
24.自我调节乐字当头
25.自己调适平衡心态
26.聊天有益
27.闲聊——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8.倾诉是缓解情绪的好方法
29.暗示——潜在的力量
30.豁达——黄金般的性格
31.牵挂人生
32.欣悦坦然地走向第二个春天
33.多一些朋友 多一些交往
34.自信是克癌的秘诀
35.快乐仍需自己寻求
36.做命运的强者
37.创造新我
38.久病何以延年
39.歉疚心理莫存有
40.牢骚太盛防断肠
41.心理相容其乐无穷
42.性格影响健康
43.性格与寿命有关
44.行为举止影响寿命
45.妒忌者损寿
46.别让嫉妒毁自己
47.动中求静苦中求乐
48.世亦不尘海亦不苦
49.握住情绪的缰绳
5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51.察察者有所见恢恢者有所容
52.把握心理的舵盘
53.举起希望的火炬
54.凡事想得开
55.永不放弃追寻
56.充实生活摆脱空虚
57.离开忧虑的摇椅
58.短笛无腔而自适
59.冲破世俗的禁锢
60.人老茶不凉可贵心相知
61.人格的魅力是永恒的
62.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63.难得忘却
64.古稀今不稀心老才可悲
65.莫为羡慕而烦恼
66.冠心病者也可长寿
67.何必不开心
68.改变第三状态
69.精神维生素
70.多一点幽默
71.减去一旬
72.填平心理的“代沟”
73.请老人莫言老
74.放下因袭的重担
75.认识你自己
76.适度紧张不损寿
77.花钱买开心
78.松一下“琴弦”
79.乘上您的诺亚方舟
80.顺其变以节哀
81.伏魔先伏心驭横应平气
82.退一步天宽地阔
83.提高生活的质量
84.塞翁失马何足悲
85.相处勿多疑信任善其事
86.应付压力 消除紧张
87.赠老年人“一剂良药”
88.生命不息活动不止
89.学会欣赏
90.感悟生命
91.好好活着生活便没有不幸
92.人生
二、心理保健
三、心理养生
四、退休赋闲
五、家庭生活
拿到书的时候,我立刻感受到了它在语言运用上的克制与亲切感。很多面向老年人的读物,要么用词过于学术化,让读者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度亲昵,显得有些轻浮。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恰到好处,既保持了医学指南应有的严谨性,又充满了长者间的体谅和鼓励。我特别欣赏它在阐述复杂健康概念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它们非常贴合老年人的生活经验。比如,解释血管硬化的过程,如果用生活中的水管堵塞来打比方,是不是比直接读医学名词要容易理解得多?我留意到,在每一章节的末尾,似乎都有一个“温馨提示”或者“行动清单”的小板块,这种即时反馈和行动导向的设计,对于习惯了做笔记和列清单的老一辈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功能。这表明作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这种教学上的用心,远比单纯的信息堆砌更显价值。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健康指南”是抱有一点点怀疑态度的,市面上太多了,很多都是零散拼凑,没什么深度。但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和出版社背景让我多看了一眼,毕竟专业出版社出的书,总归是有一定专业背书的。我比较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一些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管理问题。比如高血压或者关节炎,很多书只会告诉你“要少盐、多运动”,但这本书似乎更深入了一步,我看到其中提到了生活习惯与药物联合控制的细微差别,甚至涉及到了中医体质辨识在日常调理中的应用,这让我感到惊喜。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试图提供更具个性化和实践性的指导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居家自测或自我监测的方法,而不是每次都要跑医院才能确认状况。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给出清晰、易懂的步骤说明,那它就远远超出了普通保健书的范畴,变成了一个可靠的家庭健康助手。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一看就知道是面向中老年朋友的实用工具书。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字体清晰度和纸张的质量,这点非常关键,毕竟咱们年纪大了,眼睛不如从前灵便,如果印刷太小或者纸张太反光,阅读起来就很费劲。这本书的排版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字号适中,段落间距也比较宽松,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而且,虽然定位是“指南”,但内容结构看起来非常系统化,不像有些健康书那样东拉西扯,让人抓不住重点。我粗略翻了一下目录,涉及的范围挺广,从日常的饮食调理,到心理情绪的疏导,再到一些基础的预防保健知识,都做了细致的划分。尤其是关于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的那几章,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老年读者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用生硬的医学术语来堆砌内容。希望接下来的阅读能真正带来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总体来说,从第一印象来看,这本书在设计和内容组织上,都体现出对目标读者的尊重与关怀,这点非常值得肯定。
评分我最近正好在帮我爸妈整理他们的书架,发现他们对精神层面的关怀越来越重视了,比起单纯的身体检查,他们更关心如何应对退休后的“空心病”或者如何与社会保持连接。这本书的“精神生活”这个定位抓得很准,这一点比很多只盯着“吃什么补什么”的书要高明得多。我期待看到它如何解析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和价值实现问题。比如,如何科学地规划退休后的兴趣爱好,如何处理家庭代际关系中的摩擦,而不是简单地用“多和孩子沟通”来敷衍了事。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而不是理论化的阐述。如果能提供一些工具,比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与外界交流,或者如何进行正念练习来缓解焦虑,那简直是太棒了。毕竟,心不老,人才不会老,身体的保养固然重要,但心灵的滋养才是决定晚年生活质量的关键。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它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密度让我对它的实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可以作为“家庭健康顾问”的参考书,而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书籍。我希望它在处理“常见小毛病”的应对上能做到位,比如如何区分普通的疲劳和需要警惕的身体信号,如何安全地使用非处方药,以及在家庭急救情况下,老年人自己能做些什么。如果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流程图或者“遇到XXX症状怎么办”的快速查找索引,那无疑是大大提高了它的利用效率。我可不希望等到真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得翻遍整本书才能找到那一小段关键信息。这本书如果能像一本工具手册一样,方便随时查阅和参考,并且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定期更新相关信息(虽然是纸质书,但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那么它就能成为我们家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宝典,真正实现“指南”的承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