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 | 作者 | 孙志慧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0887288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数 | 页码 | 1002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内容全面:460余种食物,全面介绍相宜及相克搭配;160种常见病,详细介绍了每种病症在饮食上有针对性的“宜”和应注意的“忌”;对220种药物进行细致归类,帮助人们在服药期间进行合理的膳食和药物搭配;24节气的饮食宜忌原则,保护人体在季节更替中的健康。 《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科学实用:融合现代营养学和现代药理学知识,将中西医理论相结合,围绕“相宜”与“相克”或“宜”与“忌”的辩证饮食观,介绍了食物和食物、疾病、药物、特定人群、季节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涉及食物在加工、烹调、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宜忌,以及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属性的食物,介绍了它们所具有的特殊药用功效与食用禁忌原则。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各类食材、药材都配有图片,在指导你科学饮食的同时,还便于你辨识各类食材、药材,让你合理搭配膳食、均衡营养,让食物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俗易懂:语言简练,体例明晰,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可读性很强。适合广大普通读者和相关从业人员阅读,更是家庭的保健养生百科全书,能够帮助你为家人量身定制健康而丰富的食谱。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绪论 “药食同源”说 食物的“四性五味” 食物的神奇功效 合理的膳食搭配 佳营养饮食模式 章 常见食物搭配相宜与相克 主食类 大米 小米 糯米 黑米 紫米 粳米 籼米 糙米 玉米 玉米笋 黍米 薏米 西谷米 米皮糠 高粱 大麦 小麦 小麦胚芽 糜子 荞麦 燕麦 莜麦 青稞 面筋 蔬菜类 菌藻豆类 水果类 干果类 肉禽蛋奶类 水产类 饮品类 调料类及其他 …… 第2章 饮食禁忌 第3章 食物的药用功效 第4章 食物加工与烹调宜忌 第5章 饮食器具使用宜忌 第6章 食物储存宜忌 第7章 特定年龄及时期人群的饮食宜忌 第8章 特定职业人群的饮食宜忌 第9章 特定体质人群的饮食宜忌 0章 常见病症饮食宜忌 1章 常见药物饮食相宜与相克 2章 四季节令饮食宜忌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翻完这本《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似乎更偏向于一本“速查手册”,而不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指南。书中列举了大量的食物及其对应的宜忌,并且附带了一些简单的搭配建议。这种形式对于想要快速了解某种食物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在烹饪时避免冲突组合的读者来说,也许是方便的。然而,它在解释这些规则时,往往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食物的化学成分、生理反应等更深层次的层面。因此,读者很难从根本上理解这些宜忌背后的科学原理,也就难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其他食物的搭配中。
评分坦白说,这本《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在内容编排和信息详略程度上,给我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虽然涉及的食物种类不少,但很多细节之处的处理显得比较仓促。比如,在介绍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时,往往点到为止,没有给出具体的用法用量,或者更详细的适用症。对于那些希望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的读者,这本书可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而且,关于食物搭配的部分,更多的是一些基于传统经验的组合,缺乏对不同营养素之间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的深入剖析,也没有提供如何通过科学搭配来提升营养吸收率、改善口感的技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但内容上的疏漏确实让我有些失望。让我觉得最不满意的是,它在信息呈现上似乎过于依赖传统认知,而对一些最新的营养学研究进展和科学观点涉及甚少。例如,在讨论某些被普遍认为“禁忌”的食物组合时,书中并未提及最新的研究是如何推翻或修正这些观点的。这使得这本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书中提供的饮食建议也显得不够具体和细致。很多时候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给出明确的、可操作的指导,这让有特定需求的读者感到无所适从。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饮食的书,虽然书名《饮食宜忌与食物搭配大全》听起来很实用,但实际读下来,感觉内容上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这本书在理论阐述上显得有些过于零散,知识点虽然不少,但缺乏一个清晰的主线和逻辑框架。比如,讲到某些食物的宜忌时,往往是罗列性的,缺乏对这些宜忌背后机理的深入解释。这一点对于想真正理解“为什么”的读者来说,可能就略显不足。另外,书中关于食物搭配的部分,很多建议都比较常见,像“鱼和香菇不宜同食”之类的,虽然重要,但感觉不够新颖,也没有提供太多进阶或者更具创意的搭配方案。对于追求个性化饮食或者希望在日常烹饪中有所突破的读者,这本书提供的指导可能比较有限。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满怀期待地阅读,但渐渐发现它在一些关键信息上的缺失让我有些困惑。首先,书中对于“宜忌”的界定,很多时候显得比较绝对,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考量。比如,某种食物可能对大多数人是“宜”的,但对于特定体质的人来说可能就并非如此,而书中对此的论述并不充分。其次,食物搭配的部分,虽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组合,但缺乏对这些组合的营养学意义进行详细解读。例如,为什么这两种食物搭配在一起会更好,或者为什么不建议将它们放在一起,书中给出的理由往往不够深入,难以让人信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