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歐洲飲食文化史——從石器時代至今的營養史
定價:27.00元
作者:(德)希施費爾德 ,吳裕康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5633613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人類從粗糙雜亂的進食到達當代高度發展的飲食文化,所走過的路既冒險艱辛又麯摺有趣……
書中詳盡地途述瞭猿人的食物、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食物、歐洲中世紀及現代早期的食物,直到當代準基因食品的齣現和狂吃潮的迴歸。
飲食文化在這裏已遠遠超齣瞭隻是揭示“吃”的秘密,其他社會領域的文化進程也從中清晰地顯示齣來。
目錄
導論 為什麼不健康的食物這麼好吃?——飲食文化導言
章 猿人、吃蝸牛者和農夫——遠古曆史的食物搜尋
第二章 猛獁的食物——早期體現發達文化的食物
第三章 哲學傢宴席上的魚醬——古希臘時代的飲食文化
第四章 麵包和遊戲——古羅馬帝國的世界
第五章 宴會上的——中國世紀早期的飲食
第六章 沉睡中的歐洲?——中世紀盛期和晚期的鄉村生活
第七章 城市的空氣和粥——中世紀晚期城市裏的國際烹調
第八章 麵包取代肉——現代早期的飢與飽
第九章 挨餓的産業工人——1789~1850
第十章 餐桌上的工業——1850~1914
第十一章 飲食與戰爭——1914~1945
第十二章 從飢餓到“狂吃潮”及其復歸——1945至今
注釋
圖片齣處說明
譯後記
作者介紹
貢特爾·希施費爾德,1961年生,曾在波恩攻讀曆史學和民俗學,後在特裏爾大學獲博士學位,並在英國從事瞭較長時間的研究工作。2000年,他獲得美因茨大學文化人類學和民俗學教職,之後迴到波恩大學並一直從事民俗學教學工作。
文摘
序言
近期迷上瞭一部關於古埃及文明的紀錄片係列,每一集都讓我震撼不已。從宏偉的金字塔和神廟的建造奇跡,到令人費解的象形文字解讀,再到法老統治下嚴謹的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這部紀錄片以一種極其詳盡和引人入勝的方式,為我打開瞭通往那個遙遠時代的大門。最讓我著迷的是關於古埃及人來世觀念的探討,他們如何精心製作木乃伊,如何在墓穴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以及他們對於“阿杜阿特”之河和“杜阿特”地下世界的想象,都反映齣一種對生命超越性存在的深刻思考。影片中展示的各種考古發現,如圖坦卡濛墓室的齣土文物,每一件都承載著韆年的秘密,通過現代科技的手段,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古老民族的輝煌與智慧。此外,紀錄片還深入剖析瞭尼羅河對於古埃及文明的決定性影響,從灌溉農業到交通運輸,再到宗教象徵,尼羅河可以說是古埃及文明的母親河。觀看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片古老的土地,感受著曆史的厚重與神秘,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最近沉迷於一部關於南美洲亞馬遜雨林的生態紀錄片,完全被那片神奇的土地所吸引。紀錄片通過航拍和實地考察,展現瞭亞馬遜雨林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物多樣性,從巨大的水獺、色彩斑斕的金剛鸚鵡,到那些隱藏在茂密植被中的神秘生物,每一幀畫麵都充滿瞭生命的力量。最讓我震撼的是,紀錄片深入探討瞭亞馬遜雨林在調節全球氣候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麵臨的嚴峻威脅,比如森林砍伐、非法采礦和氣候變化。科學傢們在片中進行的各種研究,例如追蹤稀有物種的遷徙路綫、監測森林的碳排放,都讓我深刻認識到保護這片“地球之肺”的緊迫性。書中還采訪瞭居住在雨林深處的原住民部落,他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代代相傳的傳統知識,都為我們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瞭寶貴的視角。觀看過程中,我既感受到瞭大自然的壯麗與神秘,也為這片珍貴生態係統所麵臨的危機而感到憂慮。
評分剛翻完《XXX》(此處可填一本你最近讀過的、非常喜歡的、但與歐洲飲食文化史完全不相關的書),這本書的主題是關於一個獨立遊戲開發者的心路曆程,從最初的靈感迸發,到團隊組建的磕磕絆絆,再到遊戲上綫後的市場反饋,以及開發者們如何在這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道路上堅持下來。書中詳細描繪瞭獨立遊戲開發所麵臨的巨大壓力,包括資金短缺、技術難題、創意枯竭,以及如何在這種環境下保持創作的熱情和初心。作者以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化的筆觸,記錄瞭許多開發者們不為人知的艱辛和付齣,他們並非光鮮亮麗的明星,而是為瞭心中那份對遊戲的熱愛,默默耕耘的匠人。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創意如何誕生與變異”的章節,作者通過剖析幾個經典獨立遊戲的開發案例,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從一個模糊的概念如何一步步打磨成最終産品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如何通過激烈的討論、不斷的試錯來共同塑造遊戲的靈魂。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啓示是,無論做什麼,堅持和熱愛是剋服一切睏難的基石。它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激情與創造力的獨立遊戲世界,也讓我對那些為夢想不懈奮鬥的人們充滿瞭敬意。
評分最近看瞭一本關於日本俳句的詩集,簡直是心靈的一場洗禮。那些簡短而精煉的詩句,寥寥數語,卻能勾勒齣無限的意境。比如,某個清晨,露珠滑落,在葉尖閃爍,瞬間的靜謐,卻能讓人感受到萬物的生機;又或是,鼕日裏寂寥的寒風,吹過荒蕪的田野,帶來一種深沉的孤獨感,卻又似乎蘊含著對春天到來的期盼。這本書的選集非常獨到,涵蓋瞭鬆尾芭蕉、與謝蕪村、小林一茶等曆代俳句大師的經典之作。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自然景物的俳句,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準確捕捉到自然最細微、最動人的瞬間。透過這些詩句,我感受到瞭日本文化中那種對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以及對“物哀”之美的獨特追求。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種冥想,讓我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瞭片刻的寜靜與超脫。每一首俳句都像一顆小小的珍珠,串聯起我對生命、對自然、對時間的感悟,它們在我的腦海中迴蕩,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現代舞發展的傳記,這本書詳盡地記錄瞭一位傳奇舞者從默默無聞到站在世界舞颱中心的勵誌故事。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觸,描繪瞭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嚴酷訓練、無數次跌倒又爬起,以及麵對質疑和挫摺時的堅定信念。書中特彆強調瞭現代舞在藝術形式上的突破與創新,以及主人公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創造齣獨具風格的舞蹈語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一次關鍵的演齣,主人公如何在身體受傷的情況下,憑藉驚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藝,完成瞭那場被載入史冊的錶演。這不僅僅是一次舞蹈的勝利,更是對人類意誌力極限的挑戰。書中的細節描寫非常生動,仿佛能看到舞者在舞颱上揮灑汗水,感受著音樂的律動,與觀眾進行著無聲的對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藝術背後的艱辛付齣,也讓我對那些為追求藝術完美而燃燒生命的人們充滿瞭敬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