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顺德菜烹调秘笈.传统名菜
定价:68.00元
作者:廖锡祥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5967985
字数:320000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岭南粤菜之源。
如果说,《顺德原生美食》是顺德美食文化篇的话,那么,《顺德菜烹调秘笈》则是顺德美食的技艺篇。本套书是顺德厨艺工作者与饮食文化学者鼎力合作,对灿若繁星的顺德菜精心研究、系统整理结出的又一硕果,是顺德历代厨艺工作者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历史见证。内容提要
《顺德菜烹调秘笈》收有顺德菜谱近200款(传统名菜98道,新潮名菜98道),本书为《顺德菜烹调秘笈?传统名菜》。每道菜除了介绍用料、制法、特点等外,还设有“技巧揭秘”“花样变化”等栏目,道出了技巧的秘诀,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变通,大大拓展了书本的内容和含量。此外“话你知”栏目则为读者解疑答难,提供有关顺德菜的历史文化常识。
卖点:
历代顺厨私房授艺!
世界美食之都,
中国厨师之乡,
岭南粤菜之源。
《顺德菜烹调秘笈》收有顺德菜谱近200款(传统名菜98道,新潮名菜98道),本书为《顺德菜烹调秘笈?传统名菜》。每道菜除了介绍用料、制法、特点等外,还设有“技巧揭秘”“花样变化”等栏目,道出了技巧的秘诀,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变通,大大拓展了书本的内容和含量。此外“话你知”栏目则为读者解疑答难,提供有关顺德菜的历史文化常识。
卖点:
历代顺厨私房授艺!
世界美食之都,
中国厨师之乡,
岭南粤菜之源。
本书收集了顺德历代厨艺工作者的心血和作品,是对灿若繁星的顺德菜系统整理的一大硕果,对顺德菜的传承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录
作者介绍
作者之一廖锡祥,顺德人,顺德饮食文化研究者。196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对顺德美食有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始,与多位顺德名厨(即顺厨)合作,写下了畅销书《巧制广东菜》《精制广东菜》《珠三角特色菜》《顺德菜精选》等30多本厨艺专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非常严谨,透露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我观察到,在介绍基础技术时,作者会追溯其在古代典籍中的源头,这种严谨的考据工作,使得书中的每一个技巧都有了历史的支撑,而不是凭空臆造的。例如,对于火候的描述,它不是简单地说“大火”或“小火”,而是会结合具体器皿的导热特性和食材的比重来给出精确的参数范围,这对于追求极致精准度的烹饪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参考。更令人称赞的是,这本书在处理那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烹饪争议点时,总是能够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先呈现不同流派的做法,再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倾向性建议,体现了开放和包容的学术精神。这种尊重差异、追求真理的写作态度,让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大提升。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做菜,更学会了如何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研究和完善自己的烹饪方法。这对于提升个人烹饪的层次,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非常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字体排版也很有讲究,古朴中带着一丝现代的简约,尤其是那些插图的线条,细腻又不失力量感,仿佛能透过纸张闻到食材的香气。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道菜谱之前的历史背景和食材选择的心得体会部分,写得非常详实和有人情味,完全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条式指导。比如,它对某一种传统酱料的熬制过程的描述,细致到火候的微调和搅拌的频率,读起来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耳边细细叮咛,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去厨房尝试一番。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清晰,从基础的刀工技巧到复杂的宴席菜式,层层递进,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找到自己的起点。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实体质感和内容呈现的用心程度,都远超出了我对一本烹饪书籍的期待,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而非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我甚至花了好长时间去研究它扉页上的那段题跋,那份对美食文化的敬畏之情,透过文字便扑面而来,让人对即将学习的菜肴充满了期待和敬意。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传统秘笈”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总觉得里面可能充斥着太多陈旧、不实用的信息。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口吻,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比如,在处理一些容易失手的环节时,作者会非常直接地指出“此处最易失败,务必注意XXX”,这种真诚的提醒,在其他很多食谱中是看不到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食材处理中“去腥”和“提鲜”那一小节的论述,它没有用复杂的化学名词,而是用最直观的感官体验来指导我们如何判断处理是否到位。读起来有一种被一位经验老到的师傅倾囊相授的感觉,没有丝毫保留。此外,这本书的排版上大量使用了对比图和流程图,有效地将复杂的工序简化成了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对于我这种时间有限的上班族来说,这种高效的学习方式简直是福音。它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阅读习惯的考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情感张力把握得极好,读起来完全不像是一本严肃的烹饪手册,倒像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美食回忆录。作者的笔触细腻敏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故乡味道的眷恋,让人读完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它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烹饪,更是在讲述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的寄托。比如,描述制作一道家常小菜时,提及了某年某月家庭聚会的场景,那种温馨的氛围仿佛能穿透纸面,让人感同身受。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章节中采用的对话体或者散文体的写作形式,这种变化极大地避免了单调感。这种叙事上的丰富性,使得即便是休息日随便翻阅,也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慰藉。这本书成功地将“烹饪”从一项日常劳作,提升到了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实践。它提醒我们,食物的美味,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制作过程中的心意和记忆的沉淀,这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效率而忽略过程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剂温柔的良方。
评分我作为一个对地方菜系情有独钟的美食爱好者,阅读这本书的体验简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菜谱,更像是一部鲜活的顺德美食文化史。作者在讲述过程中,那种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传承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我。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某道经典菜式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下的演变和变迁的记述,非常耐人寻味。比如,它如何细致地分析一道经典粤菜在选料上的“不二法门”,那种对“时令”和“产地”的执着,体现了老一辈烹饪大师的匠人精神。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烹饪步骤时所采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让原本枯燥的步骤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形容炖煮汤水的火候像是“与时间温柔地对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顺德菜的那种精细、清淡、追求本味的烹饪哲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怎么做”的问题了,而是“为什么这么做”的文化溯源。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资深的厨师感到启发,也能让初学者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历史与现代厨房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