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味好美:10分钟家常小炒 | 作者 | 美食生活工作室 |
| 定价 | 19.90元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 ISBN | 9787555204701 | 出版日期 | 2014-06-01 |
| 字数 | 页码 | 207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120道清爽素菜、80款养生菌豆菜、120种喷香肉菜、60款营养禽蛋小炒、100余道鲜美水产菜……《10分钟家常小炒》主要是介绍家常小炒的做法,内容详实,图片精美,适宜于初学爱好者使用。《10分钟家常小炒》中按照食材分类,更便于普通读者学习,体会美食的带给生活的乐趣。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Part 01 学做小炒味香全家 家常小炒的炒制方法 炒菜时原料改刀常用技法 可口小炒基础——优质原料 可口小炒——美味调料 家常小炒技巧荟萃 Part 2 家常食材炒出美味 清爽素菜 养生菌豆 喷香肉菜 营养禽蛋 鲜美水产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关于家常小炒的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期待值是拉满的。毕竟“10分钟”这三个字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特别想知道,到底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那些我们平时觉得需要小心翼翼、步骤繁琐的菜肴,变成信手拈来、快速出锅的美味。我翻开目录,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看似日常却又常常失败的菜式,比如宫保鸡丁,我总觉得火候难控,糖醋比例也抓不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如果能清晰地把控住这“10分钟”的秘诀——是提前备料的技巧,还是某种独家的烹饪顺序优化——那才算真正抓住了核心。我期望看到的是那种能彻底打消我“炒菜是门玄学”念头的实用指导,而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如果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在我旁边手把手教学,告诉我哪一步可以省略、哪一步绝对不能省,并且所有步骤都能在炉灶前快速完成,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现在的很多菜谱,动辄要求腌制半小时,或者需要预先处理复杂的酱汁,这对于下班回家只想赶紧吃口热乎饭的人来说,简直是美丽的负担。所以,我更看重的是那种直击痛点、简单粗暴但效果惊艳的“快手哲学”。我希望能看到那些被时间压缩后的精髓,而非被水分稀释的冗余步骤。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主要关注它的实用性,特别是针对厨房新手和时间紧张的上班族。我个人对烹饪的理解是,如果一个菜谱需要我拿出十几种调料,并且精确到毫克的称量,那它就已经脱离了“家常”的范畴,更像是竞赛准备。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万能酱汁”的配方,或者说,一套通用的调味框架,让我们能用最少的试错成本,做出味道不跑偏的菜。比如,如果它能告诉我,炒青菜时,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放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翠绿和爽脆,那种细微但关键的差别,才是真正体现“秘籍”价值的地方。我更期待看到它对火候的描述是生活化的,比如“大火烧至油面开始微微冒烟”而不是“保持180度油温”,因为家里的灶台功率千差万别。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替代方案,例如用微波炉预处理某些食材以节省炒制时间,或者介绍一些可以提前批量制作的半成品,那就太棒了。毕竟,真正的“10分钟”不是魔法,而是科学的时间管理和流程优化。我希望翻开的每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原来如此,我也可以”的顿悟,而不是“好吧,我还是点外卖吧”的沮丧。
评分我对“味好美”这个名字下的美食系列一直抱有好奇心,它们似乎总想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于这本主打“小炒”的册子,我最看重的其实是它对于“家常”二字的定义。家常菜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米其林水准,而应该是能抚慰人心的烟火气。我希望这本书里的菜式,使用的食材都是在普通超市就能轻松购得的,而不是需要特地跑去进口商店。如果推荐了某种特色调料,我希望作者能提供几种常见的替代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家常”。另外,快炒对锅具的要求也比较高,我特别留意了书中是否对锅具的使用有明确的指导或建议。例如,用不粘锅和用铁锅,烹饪的火力和时间控制肯定是不同的。如果这本书能针对不同类型的锅具,对关键步骤给出细微的调整提示,那就体现了作者对实际操作的深度理解。那种“无论你用什么锅,只要跟着我这个步骤走,成功率都会很高”的保证,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我渴望的是那种能被厨房的日常油烟熏陶,并且越用越舍不得放下的工具书。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一本好的食谱,应该像一位耐心的老师,而不是一个高傲的评论家。我希望这本书在文字表达上是鼓励性的,即便我第一次尝试失败了,读起来也不会有被指责的感觉。特别是对于“10分钟”挑战,失败的原因往往出在准备不足或节奏混乱上。这本书如果能为每道菜设置一个“失败预警区”,明确指出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那就太贴心了。比如,如果肉片炒老了怎么办?如果汤汁收得太快怎么办?这种前瞻性的指导,能极大地降低读者的挫败感。此外,我非常看重它在营养搭配上的体现。虽然是快炒,但也不能牺牲健康。我希望看到菜谱在提供美味的同时,也能暗示出合理的食材比例,比如蔬菜和蛋白质的均衡。如果能在每道菜旁边标注一下适合搭配的主食或者汤品建议,形成一个完整的“10分钟营养餐”,那这本书的实用性就会直接翻倍。总之,我期待它是一个能真正融入我厨房生活,让我感到烹饪过程简单、结果令人满意的实战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也给我留下了一定的印象,虽然内容是核心,但视觉呈现对于阅读体验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关于家常小炒的书,在版面上能保持一种清爽、干净的风格,避免那种密密麻麻、让人眼花缭乱的文字堆砌。毕竟,炒菜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目了然的图文指引,而不是去啃文学巨著。如果每道菜都有高清、色彩自然的成品图,那会大大增加我尝试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我期待看到的是那种侧重于“动作分解”的图片,比如如何快速切出均匀的食材块,或者如何精确地进行翻炒的动作。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菜,不是因为配方不对,而是动作不到位。如果这本书能用图示清晰地展示那些“手感”层面的东西,比如油温的判断、食材下锅的先后顺序,那它就超越了一本普通的菜谱。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人一种信赖感,仿佛拿着的不是一本简单的食谱,而是一个经过无数次验证的烹饪系统,一个能让厨房新手快速建立自信的工具书。如果设计上能兼顾美观和实用,让它在厨房里既是助手,也是一道风景,那就更完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