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奶酪蛋糕食谱书》荣获:日本亚玛逊读者四星半好评! 35种专家级奶酪蛋糕,在家也能轻松烤出!来一块小小的奶酪蛋糕吧! 蛋糕界里*受欢迎的***,非奶酪蛋糕莫属。口感绵密温润的奶酪,是制作甜点的*佳材料,可清爽也可浓郁,不管做成哪一种蛋糕都能让人上瘾,高钙高营养的奶酪,还能满满补足你生活上流失的所有元气。黑川愉子编著的《小小奶酪蛋糕食谱书》里的每一种奶酪蛋糕,都可以直接当作餐厅或咖啡馆的正规甜点,跟著作者的教学一步步操作,你会发现蛋糕的制作过程其实既轻松又容易,不需要**的烘焙器材,也不用昂贵的制作材料,将蛋糕烤成12公分大小的尺寸,不但配合现代人追求轻食的习惯,而且也不用再担心保存的问题。
第一章
小小的、圆圆的家庭手工奶酪蛋糕
10 原味奶酪蛋糕 ***
12 草莓奶酪蛋糕
14 原味奶酪蛋糕 No.2
16 焦糖奶酪蛋糕
18 抹茶卡门贝尔奶酪蛋糕
20 传统奶酪蛋糕+纽约奶酪蛋糕
22 红茶奶酪蛋糕
24 南瓜奶酪蛋糕
26 草莓牛奶奶酪蛋糕
28 歌鲁拱索拉坚果奶酪蛋糕
30 舒芙蕾奶酪蛋糕
32 椰奶芝麻舒芙蕾奶酪蛋糕
34 生奶酪蛋糕
36 黑糖大理石生奶酪蛋糕
38 奶酪包装纸的呢喃细语
第二章
烤成方形,摆在咖啡杯旁的奶酪蛋糕
44 奶酪蛋糕棒
46 印度奶茶奶酪蛋糕棒
48 巧克力薄荷奶酪蛋糕棒
50 干燥水果核桃奶酪蛋糕棒
52 覆盆子生奶酪蛋糕块
54 红豆生奶酪蛋糕块
56 杏仁奶酪双层蛋糕块
58 可可糖霜奶酪蛋糕块
60 豆浆奶酪蛋糕
62 苹果奶酥奶酪蛋糕
64 地瓜奶酪蛋糕
66 红茶苹果奶酪磅蛋糕
68 香蕉焦糖奶酪磅蛋糕
70 杯装提拉米苏
72 白巧克力豆浆生奶酪蛋糕
第三章
满溢美味,用奶酪做的小小点心
76 奶酪奶油夹心酥饼
78 奶酪布丁
80 奶酪巧克力碎片饼干
82 可可奶酪挞
84 茅屋奶酪戚风蛋糕
86 小小奶酪奶油派
88 关于材料二三事
90 开始动手做之前
92 以直径18cm的圆形烤模做
蛋糕所需的分量与时间
从实用性角度来说,我必须称赞它在“食材替代与调整”方面的详尽说明。这对于居住在不同地区,或者对某些特定原料过敏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救星。书里有一个专门的章节,详细列出了各种常见原料的特性和可替代方案。比如,如果你找不到特定的稀奶油,它会告诉你使用特定比例的全脂牛奶和黄油混合物来模拟相似的脂肪含量和口感;又或者,当你想做无麸质甜点时,它会根据不同面粉的吸水性给出精确的调整建议。这种“预判读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的做法,体现了编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真诚关怀。我曾因为买不到某个特定产地的水果而放弃一个食谱,但有了这本书,我发现我可以根据季节和当地的可得性,灵活地调整配方,而不用担心失败。这让我的烘焙实践变得更加自由和可持续。
评分我是一个烘焙新手,说实话,看到市面上那些动辄几十种原料、上百道复杂工序的食谱,我常常望而却步。然而,这本手册的切入点非常贴心。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高深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极其生活化的语言,把每一步都拆解得无比细致。比如,对于“打发”这个概念,它不是简单地说“打发至硬挺”,而是配上了不同阶段的视觉参考图,告诉你蛋白霜在不同阶段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如何用勺子去检验。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极大地缓解了我初学者的焦虑感。我试着做了其中一道基础的饼干配方,连我那总是把厨房弄得一团糟的先生都惊讶于成品居然可以达到“可以上甜品店”的水平。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建立了我对烘焙的信心,让我明白,美味并非遥不可及的魔法,而是遵循科学步骤就能达成的美好结果。它更像一位耐心、知识渊博的烘焙导师,总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轻声鼓励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封面那奶油般柔滑的质感,配合着烫金的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我本来只是随便翻翻,没想到立刻就被那种精致感吸引住了。内页的纸张也选得很好,摸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沾上一点点面粉,也似乎很容易擦拭干净,这一点对于经常在厨房里忙活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设计也极其考究,图文并茂的布局让人赏心悦目,每一个步骤的配图都清晰得仿佛能闻到那刚出炉的香气。尤其是那些小小的装饰性插画,线条细腻,充满了法式的浪漫气息,完全超出了一个食谱书应有的范畴,更像是一本精致的美食生活杂志。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器具和原料时的那种近乎于诗意的描述,让人对手头的食材都充满了敬畏和喜爱。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看到它,都忍不住想立刻动手做点什么。它的设计理念显然不仅仅是教人做甜点,更是倡导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追求,这一点在我心中为它加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罗列配方,更像是在讲述每一个甜点背后的“故事”。作者在介绍每一个主打甜点时,都会穿插一些关于这个甜点起源、文化背景或者制作灵感的短文。比如,介绍一款经典法式可颂时,会提到它在维也纳的起源以及后来如何被法国人发扬光大,这些小小的知识点让制作过程充满了仪式感。我发现,当我了解了食物的背景,我对它的感情也变得不一样了,不仅仅是把它看作一堆原料的堆砌,而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这使得我的烘焙过程从一项家务劳动,提升为一种文化体验和情感的传递。这本书记载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它代表着什么”,它让厨房真正成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故事发生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风味融合”的探索。很多食谱都停留在基础的香草、巧克力层面,但这本书中却巧妙地引入了一些我从未想过会出现在甜点里的元素,比如用烟熏红茶来浸泡奶油,或者在慕斯中加入少许陈皮的细碎末。这些大胆而又谨慎的尝试,彻底打开了我的味蕾认知。我尝试了其中一道以海盐焦糖和迷迭香为基调的挞,那种咸香、甜腻与草本清新的层次感,简直是味觉的交响乐。每一次品尝,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和细微的差别。这让我意识到,烘焙不仅仅是科学配比,更是艺术的创作。它鼓励读者去打破常规,去尝试用已有的材料组合出前所未有的体验。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满足于照搬食谱,而是开始思考,如果我用烘烤过的榛子代替普通杏仁粉会怎样?这种启发性的思考,才是阅读一本优秀书籍最宝贵的回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