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超经典家常面点分步图解大全 9787555237150 青岛出版社 蝶儿

正版图书 超经典家常面点分步图解大全 9787555237150 青岛出版社 蝶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蝶儿 著
图书标签:
  • 面点
  • 家常菜
  • 烘焙
  • 食谱
  • 烹饪
  • 美食
  • 青岛出版社
  • 蝶儿
  • 图解
  • 超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悟元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37150
商品编码:3008171879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超经典家常面点分步图解大全

定价:32.80元

作者:蝶儿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552371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蝶儿多年面点制作经验,精选多种适合家庭制作的面点主食,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进行介绍,每道菜品都配有详细的图示步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一直是蝶儿所追求和践行的人生哲理。幸福从分享开始,与巧厨娘一起享受美味、热爱生活吧!

内容提要


《超经典家常面点分步图解大全》是超级畅销书《家常主食分步详解》的升级版,除了保留原书的精华,还增加了很多的花样主食,内容更为丰富翔实,汇集了馒头、花卷、包子、饼、面条、水饺、馄饨等153款美味面点。配有近2200道步骤图解,既适合入厨新手又适合有下厨经验的人。全书共分为六大章节,包括日本丈夫认可的每日菜肴、韩国人喜欢的日本料理、精致美味下酒菜、日本料理专业水准的绝味美食、尽享视觉味觉盛宴的日式便当、受喜爱的日式饮料及零食,书中所包含的菜式食材易得,烹调方法简单快捷,将地道的日式料理技法零保留传授,教您轻松做出好吃的正宗日本料理。

目录


章 走进面点国度

玩转传统面点

从认识面粉开始 8

认识面团 12

教你调制面团 14

教你制熟面点 15

制作面点常用的工具 17

本书中涉及的称量工具 18

第二章 巧厨娘经典面点

馒头

松松软软白馒头 20

炼乳金银小馒头 24

椰蓉南瓜馒头 26

黑豆面酸奶馒头 28

豆渣馒头 30

菠菜螺纹卷 31

黑米豆浆辫子馒头 32

蛋奶燕麦刀切小馒头 34

水煎福禄寿喜馒头 36

南瓜莲花馒头 38

双色梅花馒头 40

菠菜蝴蝶卷 42

老面豆渣白莲花馒头 44

枣荷叶 46

元宝馒头 48

蒸烤麦穗花馍 50

花卷

火腿肠香葱花卷 52

葱香花卷 54

油爆剁椒花卷 55

南瓜虎头卷 56

南瓜玉蝴蝶 57

燕麦葱油卷 58

花生椒盐花卷 60

双色猪爪卷 62

南瓜金丝卷 64

鲜奶卷帘花卷 66

金色菊花卷 67

香米腊肠卷 68

蜂蜜红豆卷 69

包子

松软的鲜肉蒸包 70

猪肉茴香蒸包 72

玉米面雪里蕻猪肉蒸包 73

南瓜虾皮鲜肉包 74

金鱼嘴包子 76

猪肉茴香水煎包 77

菠菜秋叶包 78

菠菜贝壳包 80

年年有余之金鱼包子 82

腊肠糯米南瓜花包子 84

猪肉萝卜馅冠顶包子 86

三鲜水煎包 88

胡萝卜羊肉包子 90

腐乳绿豆芽粉条素包 92

梅香味噌芹菜蒸包 94

酸奶桂花豆沙包 96

鱼形豆沙包 98

南瓜果仁花糖包 100

小兔子莲蓉包 102

樱花绣球包子 104

双色豆沙馅冠顶包子 106

咸甜双味石榴烧卖 108

猪肉糯米烧卖 110

玉米鲜虾烧卖 112

玉米芹菜水晶烧卖 114

香甜芝麻小火烧 120

蛤蟆吐蜜 122

蛋奶五香发面饼 124

孜然发面饼 126

芹菜叶千层饼 128

鲜花椒油盐发面饼 130

棋子烧饼 132

家常烙饼 134

香酥鸡蛋灌饼 136

春饼卷菜 138

西葫芦鸡蛋炒饼 140

青椒肉末炒饼丝 141

海米豆豉白菜猪肉盒子饼 142

小虾米白菜猪肉馅饼 144

褡裢火烧 146

牛肉千层饼 148

洋葱苹果牛肉馅饼 150

面条

肉丝油菜打卤面 152

番茄鸡蛋打卤面 154

香菇胡萝卜炝锅面 155

芹菜叶揪面疙瘩 156

鲜虾酱汤面 158

空心菜虾油汤面 159

五香酱牛肉汤面 160

黄豆茴香炒面 162

绿豆芽肉丝炒面 163

羊肉胡萝卜炒面 164

木耳香肠炒猫耳朵 166

炸酱拌面 168

牛肉豆干炸酱面 170

蒜香豆干肉丁炸酱面 172

芸豆肉丁拌面 174

香芹肉丁拌面 175

蛤蜊韭菜拌面 176

手擀绿豆凉面 178

酸酸辣辣荞麦凉面 180

黄瓜蛋皮手擀凉面 182

黄瓜麻酱凉拌鸡蛋面 184

四季豆麻辣手擀面 186

水饺

荠菜豆干猪肉水饺 188

香芹豆腐干猪肉水饺 190

胡萝卜茄子猪肉水饺 192

冬瓜海米粉条猪肉水饺 194

海米豆皮黄瓜水饺 196

香菇油菜海米馅饺子 198

油渣海米韭菜馅饺子 200

豆腐油条海米萝卜馅饺子 202

干贝韭菜鸡蛋水饺 204

虾皮黄瓜鸡蛋锅贴 206

四喜蒸饺 208

玉米芹菜水晶饺 210

水晶鲜虾饺 211

苹果肉桂橙汁水晶饺 212

水晶象形白菜蒸饺 214

馄饨

葱油小白菜猪肉馄饨 216

鸡汤萝卜苗猪肉馄饨 218

葱油荠菜蒸馄饨 220

红油荠菜猪肉蒸馄饨 222

发糕

椰蓉蛋奶玉米发糕 224

香肠葱花千层蒸糕 226

葡萄干红枣玉米发糕 228

豆香玉米面发糕 229

中式小点

蛋黄酥 230

葡萄干肉桂苹果酥盒 232

萝卜丝白皮酥饼 234

奶香糖酥烧饼 236

酥皮鲜肉饼 238

菊花酥 240

椒盐葱香酥 242

奶酪火腿羊角酥 244

开口笑 246

腰果酥饼 248

孜然芝麻脆饼 249

奶香黑芝麻排叉 250

黑芝麻香酥蛋卷 251

蛋面菊花 252

蜂蜜芝麻鸡蛋沙琪玛 254

流沙包 256

栗子奶香酥皮月饼 258

鸡蛋脆麻花 260

西式小点

草莓酱橙味蛋糕卷 262

杏仁麦芬蛋糕 265

香格里拉蛋糕 266

葱香火腿肠蛋糕卷 268

蜜豆酸奶面包 270

火腿肠梅花面包 272

巧克力核桃面包 274

红豆沙面包卷 276

苹果酱花朵面包 277

酥皮菠萝面包 278

蒜香三文鱼面包托 279

会跳舞的柴鱼花披萨 280

巧克力核桃仁甜品披萨 282

香肠鱿鱼披萨 284

小老虎冰花饼干 285

咖啡饼干 286

蓝莓小饼干 287

作者介绍


蝶儿,一位热爱家庭、热爱美食的主妇,在搜狐网开设个人美食:蝶儿之家,在网络上可谓大名鼎鼎,访问量已达800多万,追随者甚多。蝶儿既是一位时尚的白领女性,又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将自己对生活、对家人的爱,化成了在厨房里挥汗如雨、潜心创作的不竭动力。现已出版过《家常主食分步详解》《巧厨娘花样主食》《巧厨娘拿手家常菜》等图书。另外,《美味家常菜分步详解》《好吃家常菜》《可口家常主食》《新编家常菜谱2》《百姓餐桌2888》等图书也收录了蝶儿的作品。

文摘









序言



面点风味探秘:经典地方小吃与创新融合 引言:舌尖上的传承与演变 面食,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地域特色与历史记忆。从北方的豪迈面食到南方的精巧糕点,每一种面点都诉说着一方水土的风物故事。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中国各地那些历史悠久、深受大众喜爱的经典地方面点,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烹饪理念,展现面点艺术的无限可能与创新活力。我们摒弃了基础家常面的范畴,将焦点集中于那些需要特定技艺、风味独特、具有浓郁地域标识性的地方名吃。 第一章:北国之面——粗犷与细腻的交织 北方,是小麦的主产区,其面点文化以“筋道”、“耐饱”著称,却也孕育出极其精细的品类。 一、 山陕风味面点群像: 陕西油泼辣子面与臊子面技艺精析: 深入剖析“油泼”环节中,热油泼洒时对辣椒面、花椒粉的激发温度与时间控制,以达到“辣而不燥,香而不呛”的境界。臊子面的灵魂在于臊子汤头的熬制,本章将详述传统“八香”调料的配比,以及面条手工拉伸的“醒面”工艺,如何确保其入口的韧劲。 山西刀削面与猫耳朵的形态学: 不仅展示刀削面的“削”法,更侧重于面团和面的水温、揉捏程度对成品口感的影响。猫耳朵的制作,则强调面团搓捏时手指的力度与速度,以保证成品大小均匀、中间凹陷适中,便于挂汁。 二、 东北的“黏”与“烫”: 粘豆包与发面菜包的酵母哲学: 探索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对豆沙馅甜度的偏好。重点解析传统发酵工艺中,如何利用天然酵母(如酒曲或老面)来达成东北面食特有的醇厚风味和蓬松口感,以及应对高寒地区发酵缓慢的技巧。 冻 পদ্ধতির(Dong Ba)与热炕头文化: 介绍东北冬季特有的“冷处理”面食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在家中复原“热炕头”的烘烤风味,使面点外层酥脆,内里松软。 第二章:江浙沪皖——水乡的婉约与甜韵 江南地区面点以“精细”、“清淡”、“甜口”著称,制作工艺往往融入了大量巧思。 一、 汤圆与馄饨的流派之辨: 宁波汤圆与苏式甜品: 详细对比黑芝麻、猪油、豆沙等馅料的制作差异。重点讲解汤圆皮的“水磨”工艺,即米浆的研磨细度对汤圆入口即化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防止汤圆回生变硬。 上海小馄饨与“大馄饨”的皮馅比例哲学: 探究小馄饨皮薄如纸,馅料如小肉丸的制作手法,强调其汤底(虾皮、紫菜、蛋皮丝)与面皮的和谐统一。 二、 面皮的酥与脆: 扬州烫干丝包与酥皮点心: 剖析酥皮制作中“油水混合”的层次分离技术,如何通过擀制和折叠,使面皮在烘烤或蒸制后,形成清晰的“千层”结构,区别于死面的厚重感。 第三章:巴蜀与岭南——奇辣与鲜香的碰撞 西南与华南地区的面点,往往大胆运用当地特有的香料和食材,风味浓烈而富有层次感。 一、 川渝的麻辣“诱惑”: 担担面与钟水饺的灵魂酱汁: 担担面中,肉臊子的“炒干”技术与底油的调制是关键。钟水饺的红油,不仅是辣椒油,更是一个复合香料的“泼油”过程,本章将精确解析红油中所需的多种香料比例,以及浸泡时间对色泽和辣度的影响。 抄手与“红油”的关系: 分析川味馄饨(抄手)在包裹手法上如何更利于吸收汤汁,以及如何利用醋、蒜泥调和麻辣的层次感。 二、 岭南的“透亮”与“韧性”: 广式肠粉的“拉”与“蒸”: 深入研究制作布拉肠粉所需米浆的配方(米、淀粉的比例),以及蒸制过程中对蒸汽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把控,以达到成品“薄如蝉翼,韧而不粘”的标准。 艇仔粥与面食的搭配哲学: 虽然是粥品,但其配料(如浮皮、油条、花生)是广式面点配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探讨如何通过精细的食材准备,提升整体风味的完整性。 第四章:面点创新与现代厨房的应用 本章聚焦于如何将传统面点的核心技艺,应用于现代健康和便捷的烹饪需求中。 一、 低脂化与全谷物转型: 高蛋白面团的替代方案: 探讨使用不同种类的全麦粉、豆类粉替代部分精制面粉,在保持筋度和口感的前提下,提升营养价值。例如,如何调整含水量与揉面时间来应对高筋度全麦粉的特性。 无油酥皮的尝试: 探索利用蒸煮或烤箱的特定热循环,减少传统酥皮中油脂的使用量,同时维持其酥松的口感。 二、 异域风味的面点融合: 日式拉面的酱油基底(Tare)对中式汤面的启发: 分析日本“酱料”在拉面中的核心作用,并将其应用于中式汤底(如菌菇清汤或老母鸡汤)的提鲜与增味,形成更具深度的风味层。 法式香草与中式馅料的结合: 尝试将迷迭香、百里香融入猪肉或牛肉馅料中,制作出带有法式风情的创新包子或饺子。 结语:技艺的传承,风味的永恒 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简单罗列菜谱,而在于拆解每一道经典面点背后的“为什么”——为什么这个面团要用开水和面,为什么这个馅料需要提前“打水”。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解析,读者将能掌握地方面点制作的精髓,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千变万化的面食艺术融会贯通。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厚重和用心。封面设计得相当雅致,色彩搭配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作品。特别是纸张的选择,摸上去质感非常好,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很喜欢那种能让人沉下心来慢慢翻阅的书籍,这本书恰恰符合我的心意。从目录的编排就能看出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功力,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不像有些食谱书那样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而且,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字体的大小、行距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了阅读的舒适度,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书籍的人,也能轻松上手。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充满了愉悦感。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给人一种高品质的享受,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佳作。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平衡把握。很多食谱书要么过于守旧,用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做法,要么就是盲目追求新奇,脱离了普通家庭的实际操作环境。这本书却做到了非常好的结合点。它保留了那些经典、广受欢迎的家常面点做法,确保了味道的“正宗”和“亲切感”,让人一看到就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同时,在一些传统食谱的基础上,也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良,比如如何使用更健康的食材替代、如何缩短制作时间又不牺牲口感等等。这种既能传承经典,又能与时俱进的态度,让这本书显得格外有生命力,不会让人觉得陈旧,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尝试了其中的几个改良版做法,效果都非常惊艳,亲朋好友都赞不绝口。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菜谱汇编,更像是一部关于面点制作的百科全书。我过去尝试做过一些基础的面点,但总感觉少了点“灵魂”,总是达不到餐馆里那种恰到好处的口感和风味。这本书里对每种面点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食材的选择、面团的和制技巧,都有极其详尽的描述,完全是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很多我以前忽略的关键步骤,比如“醒面”的时间控制、“揉”的力度和手法,都有非常专业的讲解,并且还配上了清晰的对比图,让人一目了然。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感觉自己的烘焙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飞跃。它成功地将复杂的技艺拆解成了简单易懂的步骤,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这个半吊子爱好者也能做出拿得出手的成品。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称赞的是它传递出来的那种生活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购买速食或半成品,忘记了亲手制作食物带来的踏实感和成就感。这本书通过细致的图文引导,鼓励读者慢下来,用心去感受面粉、水和酵母结合的奇妙过程。它不仅仅是教你做面点,更像是在教你如何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比如,它会提醒你在哪个环节应该停下来,闻一闻面团发酵的香气,或者感受一下揉面时手臂的力度变化。这种注重过程体验的描述,让我每次拿起这本书,都觉得像是在进行一次疗愈的DIY体验,而不是一项任务。这种精神层面的引导,是很多纯粹的技术手册所不具备的。

评分

从排版和图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表现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很多食谱的失败往往源于对步骤的误解,而视觉传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几乎每一个关键步骤都有对应的实拍图片,而且这些图片质量极高,光线、对焦都处理得无可挑剔。更棒的是,有些容易混淆的细节,比如面糊的浓稠度、切开后的内部层次,都会用放大镜式的特写来展示,这极大地减少了读者的试错成本。我以前做酥皮点心时,总是搞不清酥皮的层次是否到位,这本书的图解清晰地展示了分层成功的标准状态,让我终于明白了自己之前错在哪里。可以说,这本书的图示系统是其成功的基石,它让“看图说话”的教学方式发挥到了极致,是名副其实的“一看就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